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名词向形容词的功能转变问题

发布时间:2018-12-05 19:48
【摘要】:汉语中不少单音节形容词是从名词转来的,比如"草、土、花、神"等。这种语言现象古已有之,在现代汉语中有扩大的趋势。本文全面考察现代汉语中的单音节名词向形容词转化的句法表现、语义变化及功能差异。这些单音节名词有的转为具有典型功能的形容词,有的转为非典型的形容词,有的甚至转为区别词。这恰好反映出它们功能转移的不平衡性,其内部变化是一个渐变的连续统。
[Abstract]:In Chinese, many monosyllabic adjectives are transferred from nouns, such as grass, earth, flowers, gods and so on. This kind of language phenomenon has existed in ancient times and has a tendency to expand in modern Chinese.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syntactic expressions, semantic changes and functional differences between monosyllabic nouns and adjectives in modern Chinese. Some of these monosyllabic nouns are transformed into adjectives with typical functions, some into atypical adjectives, and some even into distinguishing words. This precisely reflects the imbalance of their function transfer, and the internal change is a gradual continuum.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面向信息处理的形容词词义组合理解与生成”(项目编号:11ZS128) 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形容性二字组合的语义结构与功能研究”(项目编号:SJ0705)资助
【分类号】:H1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於泽明;;“比N还N”结构中名词词义构造与性状意义的强弱[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2 王芳;;“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中名词的限定与语义特征[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吕红梅;;量词“个”与“位”的用法对比考察[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4 ;“的、地、得”的用法[J];西北农业学报;2011年08期

5 晓东;;“国事”与“国是”[J];甘肃教育;2011年16期

6 ;“的、地、得”的用法[J];西北农业学报;2011年06期

7 郭颖洁;李诗;;论“曰”、“言”、“说”[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8 史维国;;先秦汉语一种特殊的方位短语:中+名词[J];求是学刊;2011年04期

9 吕建国;;湖南慈利方言儿化格式研究[J];嘉应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10 胡文泽;;“处所词+是+名词”功能特性及其对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启示[J];语言科学;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治敏;李芸;俞士汶;;人称代词和名词的组合搭配研究[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谭景春;;关于由名词转变成的形容词的释义问题[A];中国辞书论集2000[C];2000年

3 李君;;从名词用作动词看转类现象及其他[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4 白利莉;陈宝国;;词汇习得的年龄对词类信息加工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潘雪莲;;词典中名词释义模式的选择[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吴立红;;名词形化的语义基础[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7 张成明;;名词、动词、形容词之辨析[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8 阿依克孜.卡德尔;开沙尔.卡德尔;吐尔根.依布拉音;;面向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的维吾尔语名词形态分析研究[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徐艳华;李斌;;信息处理用名词细分类研究[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刘国庆;;浅谈词类的辨认[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达志;名词之争背后的真问题[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2 记者 库扎提;哈萨克语言翻译工作者共商“争议名词”[N];阿勒泰日报;2010年

3 孙琴;谈《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大力”等词语的解释[N];语言文字周报;2008年

4 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所 龚益;汉语术语规范工作的历史沿革[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5 范东波 逸玲;网络新名词搅热时尚生活[N];四川日报;2006年

6 黄继林;说夯[N];扬州日报;2006年

7 记者 加尔肯 尼哈提;提高党报翻译质量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N];伊犁日报(汉);2008年

8 张坤 段之盼;今天你被“雷”了吗?[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9 龚益;术语探微:“经济学”的来历[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10 聂长顺;近代汉字术语误植问题初探[N];光明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宗丽;长阳方言语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卢鑫莹;现代汉语光杆名词语义的认知语法研究:情境植入视角[D];河南大学;2012年

3 刘安春;“一个”的用法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吕红梅;现代汉语量词“个”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5 危艳丽;汉英模糊量表达对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丁建川;《世说新语》名词、动词、形容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赵军;现代汉语程度量及其表达形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丽娟;从名词、动词看现代汉语普通话双音节的形态功能[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9 张钊;汉语婴幼儿语法范畴的最初习得[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10 樊中元;现代汉语一名多量现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明;《庄子》单音节名词同义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林琳;“代词+(的)+名词”结构中“的”字隐现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徐卡嘉;从名词及名词的属性看汉语句子的语义结构[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1年

4 张慧;现代汉语光杆名词及“数量名”短语的定指性考察[D];北京大学;2011年

5 黄晓静;“时间副词+的+名词”结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6 梁永红;现代汉语特殊结构“N地V”探讨[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7 朱小丽;现代汉语“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深层语义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8 王彦卿;时量成分与事件名词的组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麦田;新旧版《现代汉语词典》双音节名词释义对比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齐红霞;名词的功能游移[D];山西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3653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3653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3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