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语体学在语言学中的地位及其研究方法

发布时间:2019-07-01 18:00
【摘要】:本文讨论语体在语言系统以及语体学在语言学中的地位及研究方法问题。文章假设,语言机制中存在词汇、句法、语篇和语音的语体模块,它们监控语篇的生成,制约着说写者根据特定语体要求选择相应的词汇、句法结构、语篇衔接形式以及韵律形式。特定语体所采用的语言要素以及这些语言要素在不同语体中的不同配置规则是语体学研究的核心课题。文章例举了部分成果说明统计方法在语体研究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osi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of stylistic in language system and stylistics in linguistics. This paper assumes that there are lexical, syntactic, textual and phonetic stylistic modules in the language mechanism, which monitor the generation of the text and restrict the speaker to choose the corresponding vocabulary, syntactic structure, cohesion form and prosodic form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stylistic requirements. The language elements used in specific styles and the different allocation rules of these language elements in different styles are the core topics of stylistic research. Some examples are given to illu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and feasibility of statistical methods in stylistic research.
【作者单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韩国启明大学中国学系;
【分类号】:H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红印;试论语体分类的语法学意义[J];当代语言学;1999年03期

2 曾毅平;李小凤;;报道语体与文艺语体疑问句的分布差异[J];汉语学习;2006年05期

3 冯胜利;;论汉语书面正式语体的特征与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04期

4 霍四通;语体研究和自然语言处理[J];修辞学习;2000年Z1期

5 张先亮;郑娟曼;;汉语“有”字句的语体分布及语用功能[J];修辞学习;2006年01期

6 张伯江;;语体差异和语法规律[J];修辞学习;2007年02期

7 方梅;;语体动因对句法的塑造[J];修辞学习;2007年06期

8 丁金国;;语体构成成分研究[J];修辞学习;2007年06期

9 丁金国;;类型意识与语体类型学[J];修辞学习;2008年04期

10 陶红印;刘娅琼;;从语体差异到语法差异(上)——以自然会话与影视对白中的把字句、被动结构、光杆动词句、否定反问句为例[J];当代修辞学;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红斌;;北京故宫导游词中话语标记“那么”的功能[J];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2 程璐;;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书面语教学[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5期

3 王姝;;也谈“V不C”结构的语法意义[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4 袁眉;;英汉有关五官的习语比较[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王金萍;;浅谈对于口语、书面语问题的认识[J];大家;2012年06期

6 曾毅平;;语言材料语体分化论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戴光荣;肖忠华;;汉语译文中的话语重述标记:基于语料库的研究[J];外国语言文学;2011年03期

8 彭飞;;汉语对话中“别”类否定祈使句的话语功能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9 祝峰;;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汉语语体意识的培养[J];贵州民族研究;2009年01期

10 党静鹏;;语体视角下的导游语篇零形回指分析[J];保定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泉;;第二语言教材编写的通用原则[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谷峰;先秦汉语情态副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俊;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金圈;汉语单音方位词与单音动词的偏正性组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崔智英;电视访谈的语体特征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曾海清;现代汉语同语式全方位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7 李莉莉;现代汉语无条件让步句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程丽丽;十八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末北京话被动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9 王倩;现代汉语增量与减量构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梁敬美;“这-”、“那-”的语用与话语功能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赖冰咏;高中语文语体教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洪花;韩国留学生“有”字句偏误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卞晓琼;中高级对外汉语教材语体分布情况的考察[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思;“在X上/下”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刘媛媛;艺术语体与科技语体比喻差异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皮晨曦;政论语体与艺术语体排比差异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张丛林;现代汉语“对NP的VP”结构功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琦;汉语趋向动词用作方向词现象初探[D];北京大学;2011年

9 张磊;“为了”目的句句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曾李;“本X”的多角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德熙;现代书面汉语里的虚化动词和名动词 为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而作[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5期

2 沈家煊;转指和转喻[J];当代语言学;1999年01期

3 陶红印;试论语体分类的语法学意义[J];当代语言学;1999年03期

4 朱德熙;;自指和转指——汉语名词化标记“的、者、所、之”的语法功能和语义功能[J];方言;1983年01期

5 张伯江;施事宾语句的主要类型[J];汉语学习;1989年01期

6 胡明扬;语体和语法[J];汉语学习;1993年02期

7 王改改;北京话口语中的"被"字句[J];汉语学习;2003年02期

8 郭圣林;;被字句的语篇考察[J];汉语学习;2006年06期

9 丁金国;;汉语特质说略[J];汉字文化;2007年02期

10 张志平;浅析几类常见疑问句的功能[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本文编号:25086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5086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5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