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四川旺苍县方言音系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1 16:36
【摘要】:本文旺苍的语音材料全部来源于田野调查。据《四川方言音系》(四川大学四川方言音系编写组1960),旺苍方言是不分尖团、不分平翘、无入声的语言,其音系与成都话几乎无差异。据本文调查和后期材料的整理、分析发现,旺苍六点中,英萃镇、木门镇、燕子乡这三点,分尖团、分平翘,没有入声。东河镇、鼓城乡、国华镇这三个点,三个特征都有。总体来看,旺苍各个乡镇的声母分平翘、尖团,甚至有的地方保留了入声。东河镇虽保留了入声,但只有少许字,几乎快要消失。鼓城、国华的入声保留很多,都呈现两种趋势:一种是与东河入声接近的平升调入声,一种是趋于阳平的平降调入声。六个方言点的尖团音,都处于正在腭化的过渡阶段。其大部分平翘舌区分整齐,少数古精组和知照组字相混。其他的音韵特征还有:除东河镇和鼓城镇,其余四点方言在帮组字声母中,带有浊擦化pz-/p?-/phz-/ph?-/m?-。旺苍方言系统的文白异读现象,如“湖广话”中部分主元音读-e的,旺苍话白读为-(?)/-ɑ,文读为-e/-?。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为何选题、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四川及旺苍方言研究现状,旺苍的地理、行政区划、人口情况,和研究相关的数据、方法、符号说明。第二章为介绍旺苍县方言语音系统。主要介绍了英萃镇、木门镇、燕子乡、东河镇、鼓城乡、国华镇这六个方言点音系的基本面貌。并对声调模式、单元音舌位做了相关说明。第三章为旺苍方言内部的历史演变。本章主要对旺苍各点内部语音对比,揭示其语音演变的规律,并对特殊演变进行讨论。第四章为旺苍话与“湖广话”和“南路话”的对比。本章主要将旺苍话从声调、声母、韵母,对“湖广话”与“南路话”有差异的特征进行对比。通过对比指出为“湖广话”的旺苍话带有更多的“南路话”特征。第五章为结语。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H172.3
【图文】:

交通图,旺苍,交通图,卫星


旺苍卫星交通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海龙;;“牙尖”相声不止牙尖[J];曲艺;2017年02期

2 王倩;;四川方言中“数1+打+数2+量”和“量+把+量”两种格式探析[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3 谭菊英;;四川方言儿化音变[J];艺术科技;2016年05期

4 王晓燕;郭婷;;浅析四川方言对四川民歌的重要性[J];明日风尚;2018年09期

5 文思;;四川方言在新时期的保护和传播问题[J];北方文学;2018年26期

6 颜同林;;自我突围与方言自觉——论沙鸥的四川方言诗创作[J];武陵学刊;2012年04期

7 刘立;;浅谈四川方言“汱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8 彭金祥;黎昌友;;宋代四川方言的韵部略论[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王启涛;四川方言的佛教语词拾零[J];文史杂志;2001年03期

10 翟时雨;成都、重庆话在四川方言分区中的地位[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苏中泰;;老乡[A];黑龙江保险(2015年第4期 总第177期)[C];2015年

2 王浩;闵毅;;四川仁富方言小片方言形成的历史猜想[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良娟;四川方言相声 七十年笑声何来何往[N];四川日报;2011年

2 赵斌;四川方言艺术呼唤经营大师[N];成都日报;2008年

3 谢小东;四川方言安逸惨了[N];成都日报;2007年

4 ;四川方言剧从看点到产业[N];四川日报;2005年

5 张珏娟;四川方言:本土明星自己造[N];四川日报;2005年

6 针未尖;一个“声模”的小传奇[N];检察日报;2019年

7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王少波;《四川方言词典》微营销3步曲[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4年

8 戴善奎;从《伶大王》谈方言小说[N];四川日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许智博;“麻辣”的四川方言[N];西部时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常雄飞 张良娟;方言登台 能有几多可能性?[N];四川日报;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夏冰;四川旺苍县方言音系调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9年

2 向学春;《蜀语》与四川方言词汇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谢晓薇;《蜀语》古今证[D];西南科技大学;2016年

4 鲁科颖;四川方言程度副词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赵靖;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说话人确认鲁棒性研究和系统实现[D];重庆大学;2008年

6 陈婵娟;基于《川剧喜剧集》的四川方言“体”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7 沈益宇;四川方言特征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郭家萍;川方言歇后语的认知语义分析[D];燕山大学;2012年

9 赵红燕;现代川籍作家作品中的方言运用现象研究[D];河南大学;2017年

10 雷海燕;四川省雷波县“团结话”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370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7370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b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