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汉韩状态词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3 23:55
【摘要】:本文以汉语、韩国语两种语言中的状态词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分析,主要有以下内容: 第一章,介绍汉语、韩国语状态词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研究方法。汉韩状态词对比研究比较薄弱,希望本文对此有所贡献。 第二章,前两节分别介绍了汉语、韩国语状态词的各自的定义,第三节概括了汉韩状态词的对比概况。汉韩状态词的定义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在音义关系、结构类型、语法功能方面对比情况复杂,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 第三章,从音义关系方面对汉韩状态词进行对比,指出汉韩状态词的语音与语感、语义之间都存在一些联系。但是,汉字是表意文字,韩文是表音文字,因此,汉语状态词不如韩国语状态词表现得那样明显。韩语状态词的音义关系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律,但是,汉语状态词的音义关系没有形成这样的规律。 第四章,从结构类型方面对汉韩状态词展开对比分析。汉语状态词与韩国语状态词都既有单独型,又有重叠型;并且,都以重叠型为主。但是,在音节数量、重叠形式上不完全相同。汉语状态词的音节数量没有韩国语那么多,韩国语状态词的结构形式不如汉语那么丰富。这也反映了汉语、韩国语状态词在构词方法上的差异。 第五章,从语法功能方面对汉韩状态词进行对比研究。汉语状态词与韩国语状态词都具有多种语法功能,能够在句子中充当多种句法成分。但是,实现语法功能的具体途径不同。汉语主要借助结构助词,韩国语通过利用不同的词尾来改变词形。从本质上来看,汉语是孤立语,韩国语是黏着语。语言结构类型的差异是造成汉韩状态词语法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 结论部分对汉韩状态词在音义关系、结构类型、语法功能方面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行了总结。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146;H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春燕;;状态形容词句法功能的突破[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3期

2 荣丽华;;状态形容词研究综述[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3 翟会锋;;状态形容词的韵律特征[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4 李劲荣;;状态形容词的量级等级[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沈丽娜;;派生状态形容词的分类及认知意义[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6 姜方军;;湘语“XA”式状态形容词“X”音义摭谈[J];青年文学家;2009年21期

7 朱文明;罗江婷;;议新型组合“程度副词+状态形容词” 以表状态意义的形容词性颜色词为例[J];企业家天地;2010年11期

8 朱兰芝;汉语语音与语义的关系[J];山东社会科学;1995年06期

9 张丹;汉语中ABB型状态形容词的构成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华玉明;短语重叠的状态形容词倾向[J];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晓薇;《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状态词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崔美艳;汉韩重叠式副词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3 崔慧仙;朝汉拟声词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05年

4 许维维;汉语重叠式状态词范畴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徐花;汉语形容词重叠式在韩国语中的翻译[D];延边大学;2006年

6 金菊花;朝汉拟声词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金清子;汉韩语拟声词对比[D];吉林大学;2007年

8 金文植;汉韩表情绪形容词对比[D];延边大学;2007年

9 朴贤淑;汉韩语触觉形容词对比[D];吉林大学;2008年

10 郭艳娥;现代汉语状态词的动态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403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7403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d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