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汉语网络新词的认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9 13:16
【摘要】:随着新事物、新现象的不断涌现,汉语网络新词不断更新,并呈现出简短、生动、多产和幽默等特点,其传播和使用也越来越广泛。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汉语网络新词的产生和流行引起了学者们的浓厚兴趣。目前,网络新词的研究多从分类、语义、翻译、对外汉语教学和认知等方面展开,但从认知角度进行的研究还有待充实,尤其是从概念整合角度考察汉语网络新词的意义建构过程,仍有较大的探索空间。本文以概念整合理论为理论框架,以2008-2017年《咬文嚼字》发布的年度十大流行语中的84个汉语网络新词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定性研究方法,分析了汉语网络新词的意义构建过程。根据前人的研究并根据本文所收集语料的特点,汉语网络新词被分为缩略词、复合词、谐音词、类比词和旧词新义五类。本文采用概念整合网络分别对这五类网络新词的意义建构进行了案例分析,旨在揭示汉语网络新词语义背后的认知机制。研究发现,缩略词和谐音词可以通过双域网络来阐释其意义建构过程;复合词的意义建构可以通过双域网络和镜像网络来解读;简单网络则可以用来阐释类比词的意义建构过程;旧词新义的词可以通过镜像网络、单域网络和双域网络诠释。对比发现,双域网络在各类汉语网络新词中适用性更高,其意义建构的阐释力更强。此外,汉语网络新词的意义构建不是简单的语义叠加,而是结合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文化语境进行的语义整合过程,是人类认知的结果。从概念整合理论视角研究汉语网络新词,希望可以帮助人们更加准确和深刻地理解汉语网络新词的内涵,同时也希望可以丰富汉语网络新词的认知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H1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建民;;网络语言对语言系统和语言生活的影响——从社会方言的角度[J];江汉学术;2015年03期

2 刘志芳;;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网络新词——以“学X”类为考察对象[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3 邱雪玫;李葆嘉;;“微”词族的形成轨迹及语义演变[J];语言文字应用;2015年01期

4 李忻洳;;从概念整合视角探析翻译过程[J];外语研究;2014年05期

5 陈敏哲;白解红;;单域整合网络的意义建构机制探微——以网络新词“blogebrity”和“celeblog”的意义建构为例[J];外语教学;2014年03期

6 王林海;刘秀云;;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的多模态隐喻性语篇的解读[J];外语电化教学;2013年06期

7 张翼;;概念整合理论对于语法问题的解释力:以汉语动结式为例[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年04期

8 吴萍;;网络新词“\L丝”英译的文化解读[J];海外英语;2013年15期

9 孙雯玉;刘冰泉;;认知学视角下的汉语网络新词的翻译研究[J];海外英语;2012年24期

10 王晓玲;;网络新词意义建构过程的概念整合[J];求索;2012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晓梅;当代汉语新词语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赵丹;对外汉语中的网络新词语教学[D];青岛大学;2017年

2 孙永丹;概念整合视角下的英语网络新词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7年

3 李亚肖;网络新词语与汉语国际教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4 乔建华;汉语网络新词的认知阐释[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5 陈丽;近五年(2006-2010)网络新词语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475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7475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1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