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些”类句式探源
发布时间:2021-04-12 22:50
“险些”类句式是汉语里一个较为特殊的句式,它打破了传统语法所研究的形式与意义的对应关系,从而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著名学者朱德熙先生、张谊生先生均对此类现象有深入的研究。本文分析了“险些”类句式中的典型成员“险些”句式、“险些儿”句式及非典型成员“险不”句式、“险些的”句式、“险些些”句式等等,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宋代已经出现了“险些”类句式,最早出现于王安石的《开元行》一诗中,属于含“险不”的“险些”类否定句式,其后接的是消极结果。而“险些”句式最早出现于元代《小孙屠》,且同时出现了“险些”+肯定式与“险些”+否定式两种形式。元曲中“险些”类肯定句式出现了95次,“险些”类否定句式仅出现了6次,所以我们可以推测:含“险些”的“险些”类句式的最早使用形式为“险些”+肯定式,即“险些“+肯定式比“险些”+否定式出现的早。“险些”类句式中,其后接消极结果最早出现于宋代,其后接积极结果最早出现于元代。而元代101次用例当中99处为“险些”+消极结果,仅2处为“险些”+积极结果;明代299次用例当中,294处为“险些”+消极结果,5处为“险些”+积极结果。到了现代汉语,“险些”其后只能接消极结果。...
【文章来源】:中南民族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学术界关于“险些”类句式的研究
二、本研究选题目的、意义及研究路径和方法
(一) 本研究的选题目的
(二) 本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三) 本研究的研究路径及方法
第二章“险些”类句式古代用法研究
一、“险些”家族词解析
(一) “险些个”
(二) “险些的”
(三) “险些些”
(四) “险些儿”
(五) “不险些儿”
(六) “险些”
(七) “险不”
二、“险些儿”句式统计
三、小结
第三章“险些”在古代的用法
一、“险些”类句式早期源头
二、“险些”类句式的两种基本句式
(一) 险些+肯定式
(二) 险些+否定式
(三) 小结
三、险些类句式的两种表义
(一) 险些+积极结果
(二) 险些+消极结果
(三) 小结
第四章“险些”类特殊句式研究
一、含“险些”的“把”字句与被动句研究
二、“险些儿”“险些”独用现象解析
(一) 明《三宝太监西洋记》中的独用现象
(二) 清《后红楼梦》和清《再生缘》中的独用现象
三、小结
第五章“险些”类句式的交际功用
一、“险些”类句式中羡余否定的语用价值
(一) “险些”类句式中羡余否定存在的合理性
(二) “险些”类句式中羡余否定与主观意愿
(三) “险些”类句式交际功能的实现
二、“险些”类句式使用者的主体选择
三、小结
第六章 余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134119
【文章来源】:中南民族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学术界关于“险些”类句式的研究
二、本研究选题目的、意义及研究路径和方法
(一) 本研究的选题目的
(二) 本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三) 本研究的研究路径及方法
第二章“险些”类句式古代用法研究
一、“险些”家族词解析
(一) “险些个”
(二) “险些的”
(三) “险些些”
(四) “险些儿”
(五) “不险些儿”
(六) “险些”
(七) “险不”
二、“险些儿”句式统计
三、小结
第三章“险些”在古代的用法
一、“险些”类句式早期源头
二、“险些”类句式的两种基本句式
(一) 险些+肯定式
(二) 险些+否定式
(三) 小结
三、险些类句式的两种表义
(一) 险些+积极结果
(二) 险些+消极结果
(三) 小结
第四章“险些”类特殊句式研究
一、含“险些”的“把”字句与被动句研究
二、“险些儿”“险些”独用现象解析
(一) 明《三宝太监西洋记》中的独用现象
(二) 清《后红楼梦》和清《再生缘》中的独用现象
三、小结
第五章“险些”类句式的交际功用
一、“险些”类句式中羡余否定的语用价值
(一) “险些”类句式中羡余否定存在的合理性
(二) “险些”类句式中羡余否定与主观意愿
(三) “险些”类句式交际功能的实现
二、“险些”类句式使用者的主体选择
三、小结
第六章 余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1341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134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