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学视角下“功夫熊猫”符号的中国化生产
本文关键词:隐喻学视角下“功夫熊猫”符号的中国化生产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等,梳理"功夫"和"熊猫"中国符号的文化内涵,应用隐喻学理论构建熊猫意象中的功夫隐喻以产生新符号"功夫熊猫",并运用符号学原理对其进行解释。认为:"功夫熊猫"所指的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侠客—隐士"复合形象;其所指的内质是身怀绝技、藏锋内敛、临危不惧、敢于亮剑,尚德礼让、和谐共生、自强不息、隐忍不争,大巧若拙、从容不迫、寄情山水、随性逍遥。
【作者单位】: 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
【关键词】: 功夫 熊猫 隐喻学 符号学 中国化生产
【基金】:上海市地方高校大文科研究生学术新人培育计划项目(xsxr2013021)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院管课题(WSH2013D020)
【分类号】:H05
【正文快照】: yudinghai0730@126.com“功夫”和“熊猫”是无可争议的中国符号,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1-2]。系列动画电影《功夫熊猫》塑造的一个笨拙慵懒、憨实善良、滑稽搞笑的具有单纯性格的“功夫熊猫”形象[3],是由美国“梦工场动画”电影制作团队将中国符号“功夫”与“熊猫”置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赫聪;张勇;;《功夫熊猫2》:美国动画片模式的“集结号”[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2 王任华;周昌乐;;皮尔斯符号学视角下的隐喻及其意义[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泉;吕小辉;索朗白姆;;“地方神”文化影响下的藏族聚落[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3期
2 寇国庆;萨义德论知识分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华泉坤,张浩;《暴风雨》——莎士比亚后殖民解读的一个个案[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4 陈兵;牛振宇;;《金银岛》:西方人的“东方幻象”[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潘学权,王家明;文学翻译与“东方形象”[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6 陈丽慧;美国梦——评彼得·凯里的短篇小说《美国梦》[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7 彭培好,陈文德,彭俊生;森林采伐对大熊猫栖息地环境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9期
8 温育仙;;后殖民语境下的翻译策略研究——兼谈霍译《红楼梦》的翻译策略选择[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杨珊;;评《河湾》的叙事艺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10 王均萍;;从《热带癫狂症患者》看茨威格对西方主体性的建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璐;;不完全的解构:黄哲伦《蝴蝶君》中的文化误读[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杨朋;;试论美国电影中华人女性形象的文化属性[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3 杨倩倩;;掀开毛姆的“彩色面纱”——《彩色的面纱》的东方主义解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4 何玮薇;;2001年-2008年法国《观点》杂志旅游专栏分析——法国人想象中的中国[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文煜;;浅析《失落》中移民文化身份的重构[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曾惟民;;《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中的中国形象[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杨子;;身体、空间与认同——梅兰芳访美演出的价值向度与现实启示[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潘世杰;;回族饮食文化禁忌理念解读[A];中国回商文化(第二辑)[C];2009年
9 秦红岭;;全球化语境下建筑地域性特征的重新认识与构建[A];地域建筑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田兆耀;;管窥新时期我国生态电影的思想内涵[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付明端;从伤痛到弥合[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席珍;资本主义扩张路径下的殖民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5 黄伟;高乐待与中国[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宋金民;水浒小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志彬;当代台湾少数民族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崔明石;话语与叙事:文化视域下的情理法[D];吉林大学;2011年
9 孙兴杰;帝国·霸权·区域:权力边界与东方问题的演进[D];吉林大学;2011年
10 董凯;武舞传奇的意象世界[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湘;论虹影小说的河流意象[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孙笑晨;白色阴影下的回归—小说《黎明之屋》的后殖民解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陈平焰;美国华裔生存状态的多维度透视[D];湘潭大学;2010年
4 张颖;跨越与再现[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5 颜培;跨文化书写[D];江南大学;2010年
6 侯盟;GIS在甘肃白水江国家级保护区多目标物种保护中的应用[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陈烨;谭恩美小说和张艺谋电影中的东方主义[D];南昌大学;2010年
8 任孝霞;比较文学辨“异”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陈晨;木雕花板在室内环境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10 陈海红;论萨义德的文学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慈华;李恒威;;溯因推理与科学隐喻[J];哲学研究;2009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光芹;崔国文;;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功夫熊猫》中的显现[J];电影文学;2009年03期
2 陈恒;;中国元素与《功夫熊猫》商业成功的关系探讨[J];电影文学;2010年15期
3 向琼;;从电影《功夫熊猫》析中国传统文化[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2期
4 移星;;从《花木兰》、《功夫熊猫》看好莱坞眼中的中国文化[J];齐鲁艺苑;2009年01期
5 孙光芹;;《功夫熊猫》中中国传统武术精神探析[J];电影文学;2009年08期
6 李宗蓥;;从英语中的汉语借词看中国文化的输出[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7 邹星;;从关联理论看《功夫熊猫》的字幕翻译[J];科技信息;2010年18期
8 周卫红;;让民族文化成为动画创作鲜活有力的滋养——《功夫熊猫》带来的启示[J];电影文学;2008年19期
9 王卉;;一个普世的励志故事——《功夫熊猫》的美国文化内核[J];电影文学;2008年19期
10 张琦;;浅论电影《功夫熊猫》翻译策略的运用[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何汶洙;电影《功夫熊猫》的造型风格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4年
2 王涵;从《功夫熊猫》《兔侠传奇》看中美动画创作观念的差异[D];渤海大学;2014年
3 车春艺;文化转换视角下的《功夫熊猫》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4 孟祥发;论动画电影《功夫熊猫》的角色造型设计[D];河北大学;2014年
5 韩秀英;从关联理论角度分析动画电影的翻译[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丹阳;中国形象在美国文化中的飞跃[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7 段菲;从英文台词看中美文化的交互态势[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梁晶泽;目的论视角下英—汉影视字幕翻译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482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548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