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形成的个案分析
本文关键词:网络语言形成的个案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个案分析 网络语言 语言形成 名词性成分 表达方式 语言学基础 语用 语料库 信息平台 认知动因
【摘要】:正引言网络作为一种传播媒介,为人类交际构建了一个自由共享的信息平台,不仅方便了信息的传播,也延展了人际交流。其中说得不一定对,但却可以"说得爽",这正是网络语言的特点及魅力所在。"你个头①"便是这一特点的最好诠释。如:1.点秋香,点秋香,我点你个头啊!2.想你呀?想你个头!3.我一定要娶你!娶你个头!4.笑?笑你个头啊!给我站好!5.喂!喂你个头啊!6.哭你个头啊哭!"V你个头"是借助于网络而出现的一种新兴表达方法。之所以说它是一种新兴的网络表达方式,主要是基于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语言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个案分析 网络语言 语言形成 名词性成分 表达方式 语言学基础 语用 语料库 信息平台 认知动因
【分类号】:H136
【正文快照】: 引言网络作为一种传播媒介,为人类交际构建了一个自由共享的信息平台,不仅方便了信息的传播,也延展了人际交流。其中说得不一定对,但却可以“说得爽”,这正是网络语言的特点及魅力所在。“你个头①”便是这一特点的最好诠释。如:1.点秋香,点秋香,我点你个头啊!2.想你呀?想你个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邵敬敏;;新兴框式结构“X你个头”及其构式义的固化[J];汉语学报;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建理;吴洁雅;;构式语义和语用义的整合:以“给我+动词短语”为例[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2 沈威;;论“特色N_1+地名N_2”[J];语言研究;2013年02期
3 岳岩;;汉语排除义“X外”类词的历时演变分析[J];语文研究;2013年04期
4 温锁林;张佳玲;;新兴构式“A并B着”研究[J];语文研究;2014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邵敬敏;;汉语框式结构说略[J];中国语文;2011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建华;网络语言的发展及其规范[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吴竹平;;互联网对现代汉语的影响[J];生活教育;2009年05期
3 宁方民;于涛;;学生运用网络语言的现状及分析[J];教学与管理;2008年33期
4 张树森;;论网络语言的特征与优点[J];新闻爱好者(理论版);2008年03期
5 王继红;;网络语言面面观[J];语文知识;2001年07期
6 贾彩辰;支炜华;;网络语言的语言污染探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7年01期
7 周鑫;张伟;范春梅;;“变味”的网络文字[J];法治与社会;2008年03期
8 徐芳;;网络语言形成语言代沟[J];卫生职业教育;2006年17期
9 张迎治;徐显龙;;“网络语言”浅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17期
10 刘天明;;网络语言和现代语文教育[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朝军;;网络语言中的偏离现象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喻禾;;论网络语言词汇的特征表现及其影响[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展照英;;浅谈新闻语言与网络语言的区别[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4 陈群秀;;网络、网络语言与中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于桂英;;我对网络语言的认识[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胡家芬;;“火星文”与会话原则[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熊前莉;;网络语言的词汇理据分析[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周建民;;网络语言中的汉语拼音字母词[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9 陈群秀;;网络、网络语言与中国语文现代化[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2003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10 周明强;;语言文字规范的新领域与新对策——也谈网络语言的规范问题[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周润健 ;网络语言:年轻人中流行的游戏文字[N];经济参考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李洽源 通讯员 林鹏 林子海;网络语言“入侵”校园是疏是堵?[N];经济日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王雅静;当网络语言“走入”校园[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4 本报记者 焦红霞;网络语言:“融合”还是“排斥”[N];中国改革报;2006年
5 张桂辉;网络语言:令人堪忧的“另类蓝藻”[N];中国文化报;2007年
6 文会;上网语言要文明[N];保定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郝青;网络语言:走在传统和流行的边缘[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8 姚玉成;网络语言 我们能拒绝吗[N];北京日报;2000年
9 姚玉成;网络语言走过来[N];中国教育报;2000年
10 辽宁社科院 曲彦斌;网络语言的使用与规范[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玉玲;网络语言的语体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崔櫇席;中韩网络聊天语言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河崎深雪;汉语“角色语言”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4 阿依克孜·卡德尔;现代汉语与现代维吾尔语名词对比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5 董正存;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梁琦秋;网络语言模糊性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7 宗守云;集合量词的认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8 姜红;与陈述、指称相关的现代汉语语法现象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9 张先坦;王念孙《读书杂志》语法观念研究[D];安徽大学;2006年
10 刘承峰;现代汉语“语用数”范畴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游;网络语言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瑾;汉英网络语言比较[D];天津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帆;“火星文”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克花;从“贾君鹏现象”看网络语言的传播效应[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周霜艳;从社会语言学视角论网络语言[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6 阮玮;网络商店名称的语言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曾早垒;中英文中的网络语言[D];四川大学;2004年
8 任容华;新型被动结构“被V_双”的传播与认知角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文方;汉语网络语言的认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张丽杰;网络语言的词汇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5491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549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