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话题结构理论视角下话题自足句成句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广义话题结构理论视角下话题自足句成句性研究
【摘要】:话题自足句是在广义话题结构理论的基础上定义的。话题自足句的成句性是广义话题结构的重要性质之一。该文在38万字不同语体的广义话题结构语料库中对话题自足句的成句性进行了实证性调查,发现有少量话题自足句不成句,对不成句现象进行了分析、分类,并提出了使其成句的办法。这将进一步完善广义话题结构理论,并能提高使用话题自足句的应用系统的性能。
【作者单位】: 北京语言大学预科教育学院;北京语言大学语言信息处理研究所;
【关键词】: 广义话题结构 话题自足句 成句性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171129) 北京语言大学校级科研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资助)(13YBG30)
【分类号】:H146
【正文快照】: 1引言话题是当前汉语本体研究和语言信息处理研究中的热点。赵元任[1]指出“把主语、谓语当做话题和说明来看待,较为合适。”朱德熙[2-3]继承了这种观点。Li和Thompson[4]从类型学的角度指出汉语属话题凸显的语言,后又对句子的话题和主语做了系统对比。徐烈炯,刘丹青[5]认为汉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主宾;;现代汉语“以A为B”凝固结构语义的认知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周有斌;“不是A,就是B”句表述对象的数量及作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王德寿;走向成熟和繁荣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我国(大陆)近20年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综[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4 刘向东;;汉语词类划分的分歧与和解——来自生成语言学的启示[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熊仲儒;;汉语中无定主语的允准条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6 高华;;汉语里的“话题问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孙银新;;黎锦熙的汉语构词法研究及其贡献[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8 贺亮;;言语交际构成要素在话题转换中的作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9 仝晓琳;;现代汉语兼语式研究综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1期
10 马乃田;句法规律:汉语语法学研究的基础与核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邢富坤;宋柔;;自动词性标注中语法因素和词汇因素对英汉语的不同影响[A];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9-2011)[C];2011年
2 万菁;姬东鸿;任函;冯文贺;;汉语复合名词短语特征结构的标注研究[A];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9-2011)[C];2011年
3 陈波;姬东鸿;孙程;吕晨;;基于特征结构的汉语主谓谓语句语义标注研究[A];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9-2011)[C];2011年
4 王仁强;;汉英词典词类标注与译义的对称性研究——兼评《ABC 汉英大词典》的词类标注与译义[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5 程书秋;;“V不V”及其相关结构[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6 韩杰;;谚语中的数词对举现象[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郭中;;从类型学的角度看汉语的基本语序问题[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王振来;;语义功能语法的应用价值研究[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9 周敏莉;;新邵湘语的语气助词“去哩”[A];江西省语言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喜荣;英汉叙述语篇参与者标识手段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陈佳;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俊;对《红楼梦》中称呼语的所指和意图的研究:认知语用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徐莉娜;翻译中句子结构转换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李凤杰;汉英对比韵律系学中的若干问题[D];南开大学;2010年
8 张翼;复合动词和及物结构[D];南京大学;2011年
9 方清明;现代汉语名名复合形式的认知语义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王俊;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晓花;英汉指称照应对比研究及其翻译策略[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黄姗姗;系统功能理论视阈下的“X是X”结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培;英语口语语篇中重读代词与非重读代词的回指可及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徐正科;汉语“一量名”结构的句法语义解读[D];湘潭大学;2010年
5 艾小艳;英汉左移位构式的认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娅敏;“反而”和“倒”的对比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7 曾检红;限制副词“只”与“X”的粘合[D];南昌大学;2010年
8 张欢;现代汉语名词的复数表达形式及其标记问题[D];南昌大学;2010年
9 吴慧颖;“人人”与“每个人”的比较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10 钟鸣;汉英事件名词比较[D];南昌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627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562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