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外国留学生声调感知与记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9 13:10

  本文关键词:外国留学生声调感知与记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外国留学生 汉语 声调 感知 记忆 习得


【摘要】:声调对于汉语每一个音节的发音都至关重要,同时感知和记忆在学生正确掌握和使用声调的过程中又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大部分的汉语学习者母语都是非声调语言,因此对他们来说声调较难掌握。声调通常是第一学年的教学内容,第二学年学生对于声调的掌握情况又会如何呢?为了更好地了解这方面的情况,本文以南京师范大学二年级外国留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声调感知和声调记忆实验研究。声调感知实验包括声调感知测试和调查问卷两部分。测试从教材中抽取20个包含所有可能的双音节声调组合的词组,汉语教师阅读一次,被试需要标出所对应的声调。测试后学生填写调查问卷,对测试成绩、声调难易度、声调的重要性等进行自我评估。测试结果表明:参与测试的34名平均汉语学习时长为22个月的留学生平均成绩为29.03,总分40(72.57%),标准偏差8.166分,并且分数中值为33,总分40(85%)。鉴于约50%的学生取得了85以上的百分之成绩,20%以上的学生取得了90以上的百分之成绩,我们认为二年级的学生对于汉语的声调感知状况良好。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对感知测试的预估成绩和实际成绩有较强的相关性(r=0.701),也就是说大多数学生的成绩预符合他们的实际表现。同时参加调查问卷的33名学生中有27名(82%)认为声调难,30名(91%)学生认为声调重要,24名(73%)学生认为他们声调的正确发声率小于等于60%。由此可见,大部分的学生很重视声调的学习,但是学习效果还有待加强。声调记忆实验分测试一、测试二两部分。每次测试由19名被试参加,其中13名被试参加了两次测试。测试时从某单元词汇表中选取20个词组(其中包括45个汉字),测试卷中包括汉字、无声调符号的汉语拼音以及四个声调加轻声选项。被试者需要将汉字所对应的声调选出。测试一安排在该单元学习结束之时进行,测试二安排在一个月之后,测试内容不变。测试一平均成绩为28.63,总分45(63.6%),标准偏差为9.57分。测试二平均成绩为28.90,总分45(64.2%),标准偏差8.46分。两次测试结果的差异在统计学上并不是很显著。参加两次测试的13名被试中,12人第二次的成绩比第一次有所下降,测试一中成绩不高于60%的学生比率占38.5%,测试二此比率则提高到53.9%。在测试一中成绩基于80%-100%之间的学生平均成绩是93.3%,而同一组学生在测试二中的平均成绩为78.2%,下降率15.1%。由此可见,随着时间的增长,学生对于新词汇的声调记忆有所下降。声调感知和记忆实验结果表明学生对于声调的掌握和使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本文首先建议汉语教师和汉语学习者要提高对声调的重视程度,汉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加强声调练习,汉语水平测试需要增加声调测试的内容。其次是汉语教师也需要在平时授课的过程中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以加强学生的声调学习效果。如采用声调发声生理教学法、中介物声调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声调感知能力,采用颜色声调教学法、间隔重复记忆法和记忆术教学法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加强汉语声调记忆。
【关键词】:外国留学生 汉语 声调 感知 记忆 习得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95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4
  • 1.1 汉语声调感知与记忆的重要性9-10
  • 1.2 声调研究现状10-13
  • 1.2.1 声调感知10
  • 1.2.2 声调产出10-12
  • 1.2.3 声调记忆12-13
  • 1.3 研究的创新和目标13-14
  • 第二章 声调感知实验14-32
  • 2.1 实验设计14-15
  • 2.2 实验对象的选择15-16
  • 2.2.1 母语为非声调语言的学生15
  • 2.2.2 二年级的学生15-16
  • 2.3 实验的过程16
  • 2.4 感知测试的结果及分析16-25
  • 2.4.1 声调感知正确率分析16-20
  • 2.4.1.1 一声分析17
  • 2.4.1.2 二声分析17-18
  • 2.4.1.3 三声分析18
  • 2.4.1.4 四声分析18-19
  • 2.4.1.5 轻声分析19-20
  • 2.4.2 声调前后位置与声调感知正确率的关系分析20-25
  • 2.4.2.1 一声前后音节位置分析20-21
  • 2.4.2.2 二声前后音节位置分析21-22
  • 2.4.2.3 三声前后音节位置分析22-23
  • 2.4.2.4 四声前后音节位置分析23-24
  • 2.4.2.5 轻声分析24-25
  • 2.4.3 声调感知测试小结25
  • 2.5 声调感知测试调查结果分析25-32
  • 2.5.1 声调感知测试预估成绩与实际成绩对比分析25-28
  • 2.5.1.1 20个双音节项25-26
  • 2.5.1.2 40个单音节项26-28
  • 2.5.2 学生声调问卷调查表及分析28-32
  • 2.5.2.1 声调难易的自评与声调感知测试成绩之间的关系28-29
  • 2.5.2.2 声调重要性的自评与声调感知测试成绩之间的关系29-30
  • 2.5.2.3 发声正确率的自评与声调感知测试成绩之间的关系30-31
  • 2.5.2.4 声调问卷调查小结31-32
  • 第三章. 声调记忆实验32-50
  • 3.1 实验的设计32-33
  • 3.2 实验对象的选择33
  • 3.2.1 非声调语言为母语的学生33
  • 3.2.2 二年级的学生33
  • 3.3 实验过程33-34
  • 3.4 实验对象统计34-36
  • 3.5 实验结果及分析36-49
  • 3.5.1 不同班级的测试结果分析36-37
  • 3.5.2 不同性别的测试结果分析37-38
  • 3.5.3 测试一与测试二的结果对比分析38-41
  • 3.5.3.1 参加测试一和测试二的所有学生的对比分析38-39
  • 3.5.3.2 两次测试均参加的学生测试结果对比分析39-40
  • 3.5.3.3 测试成绩与完成测试时间的相关性的实验结果分析40-41
  • 3.5.4 汉字出现频率和正确回答比率的相关性实验结果分析41-43
  • 3.5.5 声调对错实验结果分析43-49
  • 3.5.5.1 一声分析44-45
  • 3.5.5.2 二声分析45-46
  • 3.5.5.3 三声分析46-47
  • 3.5.5.4 四声分析47-48
  • 3.5.5.5 轻声分析48-49
  • 3.6 声调记忆实验小结49-50
  • 第四章 教学方法和建议50-54
  • 4.1 创新声调教学方法50-53
  • 4.1.1 声调发声生理教学法50
  • 4.1.2 中介物声调教学法50-51
  • 4.1.3 颜色声调教学法51-52
  • 4.1.4 间隔重复软件52
  • 4.1.5 记忆术教学方法52-53
  • 4.2 教学建议53-54
  • 结语54-55
  • 附录55-59
  • 参考文献59-62
  • 致谢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芳;;论主旋律影视片在外国留学生教育中的作用[J];电影评介;2010年17期

2 蔡印同;;在生活中促进交流——谈如何利用外国留学生开展对外传播[J];对外传播;2011年03期

3 李清华;外国留学生在方位词使用上的几个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0年01期

4 刘镰力;谈谈为外国留学生改写中国文学名著的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4年03期

5 夏野;我教外国留学生[J];人民音乐;1986年03期

6 黄兴;;韩国外国留学生教育政策现状及发展方向[J];韩国学论文集;2012年00期

7 刘志华;;独立与合群矛盾吗?——一个外国留学生的思考[J];大众心理学;2013年06期

8 蒋大可;试论外国留学生美术教育的特征[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9 蒋大可;外国留学生的美术基础与教学差异[J];美术学报;2000年02期

10 奚协;;外国留学生艺术专业课程教学初探[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孝光;;浅谈假期旅游活动对外国留学生的积极影响[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2 陆应飞;;外国留学生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问题探析[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3 马克思;阮氏芳簪;;外国留学生眼中的中国和民族学[A];共识(2009秋刊02)[C];2009年

4 吴应辉;;北京市高校外国留学生快速增长途径研究报告[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5 ;北京市政府外国留学生奖学金制度实施的回顾与展望[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6 于富增;;当前我国外国留学生教育发展策略问题[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7 李洪鳌;;翰墨飘香 情传天下[A];第三届中国老年人才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徐美;熊佳全;;“北京市外国留学生奖学金”制度对高校留学生工作的促进作用[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9 ;教育服务[A];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 2013[C];2014年

10 杨静;李玉;董爱波;王耘;;外国留学生汉字学习动机对汉字学习策略选择的影响[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杨双菁;财政部首次对外国留学生开放[N];中国财经报;2006年

2 记者 顾金俊;韩国成立“外国留学生咨询中心”[N];经济日报;2010年

3 吕金平;我省高校应扩招外国留学生[N];云南政协报;2011年

4 记者 杨念明 通讯员 王少海 丁冲 夏静;我省在校外国留学生首过1万人[N];湖北日报;2011年

5 主持 季忱业;制定地方法规,,允许外国留学生在沪实习打工[N];联合时报;2013年

6 记者 夏禾;外国留学生苏州高校有两千多[N];苏州日报;2014年

7 陈媛媛;巨额资助外国留学生让人看不懂[N];福建日报;2014年

8 通讯员  焦苇 记者  徐敏 彭德倩;外国留学生年增30%[N];解放日报;2007年

9 新华;来我省外国留学生数全国第七[N];黑龙江经济报;2008年

10 记者 王华军 通讯员 夏晓薇;浙江外国留学生教育基地落户我市[N];台州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迪;云南高校外国留学生教育发展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呼花爱;外国留学生社会认同与自我认同的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3 张苗苗;外国留学生“看”类插入语习得情况考察与分析[D];安徽大学;2016年

4 王燕;中级阶段留学生对中国饮食类谓词的习得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5 赵彩宇;外国留学生数量词偏误分析[D];云南大学;2016年

6 张莹;江苏省高校外国留学生教育现状调查与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7 吴方正;针对外国留学生的《水浒传》文化教学内容与设计[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年

8 李璐阳;外国留学生习得“有”字句偏误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6年

9 Nicholas Ryan Scroggs(史宁康);外国留学生声调感知与记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10 杜珊珊;中日外国留学生教育政策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630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5630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0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