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习得汉语心理动词的偏误分析
本文关键词:留学生习得汉语心理动词的偏误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心理动词 句法 语义 偏误类型 偏误原因 教学策略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汉语热的升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选择汉语作为他们的第二语言,外国留学生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由于母语的负迁移、目的语泛化、本族文化的干扰及学习策略的不当等因素的影响,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偏误,这样就不利于正确地掌握汉语知识。动词在汉语习得中占有重要地位,心理动词作为次类也是学生学习汉语的重点。学好心理动词,才能在汉语的交际过程中,准确表达情感和态度,避免听话人的不解和误解。在留学生使用近义心理动词的过程中,会有分不清近义心理动词之间的异同的时候,容易错用、误用,或者对心理动词用法和意义模糊不清,造成滥用。本文从心理动词的语法和语义的角度出发,分析近义心理动词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探索留学生习得汉语心理动词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的偏误类型及造成偏误的原因,这不仅有利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还能够使外国留学生更好的掌握标准、地道的汉语语法知识,避免偏误的产生。本文包括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汉语心理动词的研究现状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是心理动词的本体研究包括语义和句法两方面的研究,并且以几对近义心理动词为例进行辨析。第三部分是基于调查问卷和北语动态作文语料库中关于心理动词的语料对留学生习得汉语心理动词进行偏误类型分析和偏误原因分析。第四部分是教学策略,根据偏误产生的原因给出相应的教学策略。第五部分是结语,总结本文的研究结果并且指出不足之处。
【关键词】:心理动词 句法 语义 偏误类型 偏误原因 教学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95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2
- 第一章 心理动词的本体研究12-24
- 第一节 心理动词概述12-20
- 一、心理动词的定义和范围12
- 二、心理动词的语义分析12-15
- 三、心理动词的句法特点15-20
- 第二节 心理动词辨析举例20-24
- 一、“满意”和“满足”的辨析20-21
- 二、“渴望”和“希望”的辨析21-22
- 三、“忍受”和“忍耐”的辨析22-24
- 第二章 留学生习得心理动词偏误类型及原因分析24-38
- 第一节 调查问卷统计与分析24-27
- 一、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24
- 二、调查统计结果24-25
- 三、调查问卷分析25-27
- 第二节 心理动词的偏误类型27-35
- 一、语法方面的偏误28-33
- 二、语义方面的偏误33-35
- 第三节 留学生习得心理动词的偏误原因35-38
- 一、目的语知识负迁移35-36
- 二、母语知识负迁移36-37
- 三、学习环境的影响37-38
- 第三章 心理动词的教学策略38-45
- 第一节 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38-40
- 一、心理动词之间的对比38-39
- 二、心理动词和其他动词的对比39-40
- 第二节 语法、语义、语用相结合的方法40-42
- 一、语法、语义、语用全面掌握40-41
- 二、在语境中教学41-42
- 第三节 加强词汇知识的训练42-45
- 一、扩大词汇量43
- 二、注重循序渐进和分阶段的方法43-44
- 三、注重提高重现率44-45
- 结语45-46
- 参考文献46-49
- 附录49-54
- 致谢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海云;;也谈“心理动词”的界定[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张晶晶;;《论语》心理动词简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3 胡伟;;西汉文献心理动词研究[J];殷都学刊;2012年01期
4 尹岗寿;;汉语状态心理动词的鉴别及分类[J];汉语学习;2013年03期
5 董秀梅;;谈汉语的心理动词[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4期
6 张京鱼;汉语心理动词及其句式[J];唐都学刊;2001年01期
7 王红斌;谓宾心理动词与其后的非谓动词所表动作的语义所指[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8 刘青;《易经》心理动词语法功能析微——兼与甲骨卜辞比较[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9 王红斌;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的范围和类别[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10 于正安;《荀子》心理动词研究[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丁静;王海峰;;副词“一概”“一律”语用考察[A];第七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兰佳睿;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的量性特征[D];复旦大学;2008年
2 文雅丽;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3 李端阳;母语为汉语的二语习得者对英语心理动词的习得[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505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650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