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聊斋志异》用语研究
本文关键词:借鉴——《聊斋志异》用语研究
【摘要】: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以文言写成,措词用语皆极其讲究,且反复修改,几乎用尽大半生心血。作者借鉴古代典籍文献有关词语或修辞方法,清代与今天的注家凡遇此多不出注,这对于读者深入体会小说韵味或许造成一定的障碍。本文拟列举蒲松龄借鉴古代典籍文献的有关方式,力图建立起《聊斋志异》与古典文献相联系的一个通道,从而探讨作者在小说创作中的艰苦用心。
【作者单位】: 中国艺术研究院;
【关键词】: 蒲松龄 聊斋志异 词语 句式 意境 注释
【分类号】:H134
【正文快照】: 蒲松龄《聊斋志异》使事用典,信手拈来,又能融民间话语于小说人物对话中,文字典雅之外不乏风趣,读来耐人寻味。其间巧妙化用古代典籍文献相关词语,可分为词语借鉴、句式借鉴、意境借鉴。一、词语借鉴《聊斋志异》虽系小说,文字中直接化用典籍文献中词语,不在少数。清人阅读《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崇琛;;中西交通视野下的《聊斋》狐狸精形象——从《聊斋》中狐狸精的“籍贯”说起[J];蒲松龄研究;2008年03期
2 鲍恒;词体与词体学略论——词学研究中的两个基本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3 朱世英;“中庸”的社会影响与文学效用[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4 盛险峰;;论五代中央职官的“失职”与“君主专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曹小云;;早期汉译佛经与中古汉语词语溯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郑韬;;中唐文人士大夫对洪州宗的接受——以白居易、权德舆为例[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7 贾名党;;柳宗元与刘禹锡接受屈赋管窥[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方胜;罗芳芳;;“九华四俊”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王艳;;北宋汴渠水利工程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2期
10 张汉东;秦始皇个性心理试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世龙;李鄂荣;;地质思想在古代中国之萌芽[A];地质学史论丛(4)[C];2002年
2 梁青;;《新撰万叶集》中和歌与汉诗的对应——以主题为中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胡平;;略述中唐名将田神功之事迹[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4 赖瑞和;;论唐代的检校郎官[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5 拜根兴;侯振兵;;论唐人对高句丽及高句丽遗民的认识[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6 郭在贻;;唐代白话诗释词[A];常书鸿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C];2004年
7 王亮;;李斯臂苍鹰考[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九、十合辑)[C];2012年
8 王钊;储丽红;于翠;袁素霞;明军;刘春;;中国萱草文化探究[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2[C];2012年
9 孙,
本文编号:6861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686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