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文化差异与文学语言表述上的区别
本文关键词:试论文化差异与文学语言表述上的区别
更多相关文章: 东西方艺术表现 文学体裁和文学理论差异 语言文化差异
【摘要】:中国与西方的文学作品,因各自文学观念的差异,在题材和写作中表现出各自独有的特点。中国文学推崇意境和神念,将"言不尽意、言外之意"运用到文学当中。而西方文学的运用是将事物的实体以真实表述为主,形成中西方在文学上表现上的差异表现。
【作者单位】: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
【关键词】: 东西方艺术表现 文学体裁和文学理论差异 语言文化差异
【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14031022,课题名:文化差异视野下的中西方文学作品比较与翻译
【分类号】:I106;H0-05
【正文快照】: 引言东西方文学在观念和表述上,都有各自独特的艺术形式。在我国,传统思想文化一直成为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影响长达数千年。这种影响也辐射到周边一些国家,它已经深入到我们日常行为中,成为具有东方特色的思想文化。西方的文化是建立在宗教和历史文化上,在两种不同思想观念的影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庆枢;;小森阳一关于《浮云》的新阐释[J];外国问题研究;2009年03期
2 范金宏;张雪梅;;说不尽的“弃婴”故事[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张跃;;简析西方文学理论发展历程及形态转向[J];海外英语;2011年07期
4 谢·涅博里辛;周启超;;俄罗斯形式论学派在西方文论界的“旅行”[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8年02期
5 Shayne Bowman;Chris Willis;欧阳俊杰;;哈代与批评理论[J];中华文化论坛;2009年S1期
6 方卫平;;童年:儿童文学理论的逻辑起点[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7 ;文讯[J];文艺理论研究;2001年05期
8 刘海英;;一部文学理论的寓言——解读《约翰福音》[J];文教资料;2008年23期
9 杨梅;;论历史与文学——从《克莱芙王妃》想到的[J];长治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周启超;;在“开放”与“开采”中自我更新——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文论气象手记[J];俄罗斯文艺;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林恒青;;武者小路实笃的“新村”运动对周作人后期思想、文学理论的影响[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于壮;;作为文学理论媒介的书信——以簌石、子规通信为例[A];第十七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3 曾军;;问题意识的对话——关于中国巴赫金接受30年的回顾与反思[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4 何云波;;苏联模式与中国文论话语转型[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5 黄书泉;;不朽的“时文”——重读别林斯基[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6 聂珍钊;;全国外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聂珍钊教授在闭幕式上的发言[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秦旭 顾明栋;理论和消失的未来[N];文汇报;2011年
2 钱中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理论是可以常青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钱志富;鲁迪·威伯编史小说的价值[N];文艺报;2006年
4 杨乃乔邋钟厚涛;比较诗学研究的困境及其策略性突围[N];中华读书报;2007年
5 ;关于当前外国文学研究的几点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6 ;中印古代文化和诗学[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7 梁工;透视《圣经》文学[N];中华读书报;2005年
8 王光林;他始终是个边缘人[N];文艺报;2007年
9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 马海良;悲剧:一个不能放下的话题[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10 刘建军;圣经文学研究的新收获[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擘;作为文学理论新范式的批判心理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2 王丽;乔纳森·多利莫尔的政治文化文学批评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李炜;伊格尔顿的解构思想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4 郭艳娟;阅读的伦理:希利斯·米勒批评理论探幽[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5 宗圆;批评史的多重启示——试论韦勒克的《近代文学批评史》[D];吉林大学;2009年
6 王敬民;乔纳森·卡勒诗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部铁军;郑振铎与外国文学[D];吉林大学;2013年
8 张小玲;夏目漱石与近代日本的文化身份建构[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9 欧荣;戴维·洛奇作品中的“危机”母题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10 阎伟;萨特的叙事之旅[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炎萍;异质性[D];河南大学;2006年
2 郭洁;纪伯伦文学与绘画艺术[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芳;波伏娃的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及其影响[D];湘潭大学;2002年
4 刘伟;想象与关怀[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贺丽;诺思洛普·弗莱:文学理论视域中的文化批评[D];湘潭大学;2007年
6 姜辉;性别的二元对立与消解[D];西北大学;2009年
7 曾素君;文学性问题与现代主义文学的异化现象分析[D];四川大学;2004年
8 董月华;T.S艾略特文学理论中传统的概念[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9 汪玲;跨境者的历程[D];复旦大学;2012年
10 薛蓉;《呼啸山庄》的叙述策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264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826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