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国家形象、民族语言与当代修辞学的维度——第三届国家和机构形象修辞学研讨会述评

发布时间:2017-09-24 23:11

  本文关键词:国家形象、民族语言与当代修辞学的维度——第三届国家和机构形象修辞学研讨会述评


  更多相关文章: 修辞学研究 新疆师范大学 研讨会 中国修辞学 国家形象 对外汉语 政府形象 形象传播 华东 语言政策


【摘要】:正第三届国家和机构形象修辞学研讨会2013年11月3日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上海市语文学会、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研修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与中国修辞学会联合主办,上海市语文学会副会长、中国修辞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主编胡范铸教授主持。与会者包括中国修辞学会会长、复旦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
【关键词】修辞学研究 新疆师范大学 研讨会 中国修辞学 国家形象 对外汉语 政府形象 形象传播 华东 语言政策
【分类号】:H05
【正文快照】: 第三届国家和机构形象修辞学研讨会2013年11月3日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上海市语文学会、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研修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与中国修辞学会联合主办,上海市语文学会副会长、中国修辞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蕊;;国家形象修辞是当代修辞学的重要课题——第一届国家形象修辞学学术研讨会述评[J];当代修辞学;2010年06期

2 李维琦;;修辞学研究的反思和探索[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8年02期

3 王文松;;宗廷虎教授的中国修辞学研究[J];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4 谭学纯;;中国修辞学研究30年:解读三组关键词[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5 刘媛媛;曾毅平;;学科融通视角下的修辞研究——中国修辞学会2009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修辞学习;2009年05期

6 郑庆君;湖湘修辞学研究及其发展前景[J];船山学刊;2004年04期

7 余心;中国修辞学会修辞学理论研讨会在我院举行[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0年01期

8 胡范铸;;主持人语[J];当代修辞学;2011年02期

9 余心;中国修辞学会修辞学理论研讨会在成都举行[J];汉语学习;1990年01期

10 宗廷虎;;修辞学研究中的旧蕾新葩——喜读《反璞集》[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荣馨;;大力倡导修辞学研究的辩证法——兼论中国修辞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2 刘延新;;推动中国修辞学走向新纪元——读《修辞学通论》[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陈炯;;修辞学界的江苏学派[A];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暨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施发笔;;试探王希杰修辞学思想的发展轨迹[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高万云;;王希杰的修辞学研究三论[A];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暨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郑荣馨;;论王希杰修辞学研究的科学精神[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7 徐丹晖;戴军明;齐爱霞;杨琳;印园园;;王希杰先生修辞学思想座谈会会议纪要[A];修辞学新视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鞠玉梅;;关于修辞学的两个基本问题的思考[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9 秦旭卿;李胜昔;;《修辞学通论》:理论修辞学的科学化和精致化[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徐丹晖;戴军明;齐爱霞;杨琳;印园园;;王希杰先生修辞学思想座谈会会议纪要[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山东;世界汉语修辞学会举行首届年会[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2 小庄;外研社以研讨会促大学语文教材建设[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3 记者 李新雄 实习生 黄一婧;泛珠三角翻译研讨会在邕召开[N];广西日报;2005年

4 米娜娃·阿不都热依木;纪念《突厥语大词典》作者诞辰千周年研讨会在喀什举行[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5 刘菲;向对外汉语老师致敬[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6 谭学纯;历史与修辞相遇[N];光明日报;2005年

7 钱冠连 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会长 中西语言哲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修辞学路向何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记者 王晖邋实习生 王春丽;“2008手语翻译研讨会”在郑州召开[N];河南日报;2008年

9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郑庆君;对外汉语专业的母语之忧[N];光明日报;2011年

10 赵凤华;第八届国际汉字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N];科技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彬;当代流行歌曲的修辞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2 黄晓颖;对外汉语有效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文龙;对外汉语初级阶段语块构建研究[D];北京大学;2013年

4 马晓红;陈望道对中国语法修辞研究的历史贡献[D];复旦大学;2005年

5 袁影;修辞批评新模式构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6 王美玲;对外汉语文化语用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马景秀;新闻话语意义生成的系统功能修辞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8 MARIA DELCARMEN ESPIN GARCIA;针对母语为西班牙语翻译专业学生的对外汉语阅读教学[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9 张莹;译学观念的演进和冲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10 邓杉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案例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姣;语境理论与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D];云南大学;2010年

2 田志华;对外汉语修辞教学与HSK(高等)难点[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徐晓菲;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浅议[D];黑龙江大学;2001年

4 马宁;对外汉语课堂话轮转换中的语用标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翁慧芬;对外汉语初级综合教材对比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张华念;人民日报国际评论的语体风格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7 王在军;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对外汉语语境策略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8 刘刚;典型因果复句关系标记在对外汉语阅读理解中的作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俊男;两岸对外汉语初级综合教材选词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10 王祖嫘;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语言中词语和句子的使用情况探究[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9139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9139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9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