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藏语码混用现象分析——以拉萨社区调查为例
本文关键词:汉藏语码混用现象分析——以拉萨社区调查为例
【摘要】:拉萨社区的调查表明,汉藏语码混用现象存在于汉藏双语人群,体现了下意识混用、追求语言简洁和准确感、委婉和风趣意味、话题顺应等语言风格,是汉藏文化接触中的吸收和交融,并主要源于表达自然的需要,与文化教育和职业家庭等背景、学术科学语码使用、体现合理和权威、补充或强调某种意义等相关。汉藏语码混用范围不广,只在词汇插入、语用功能上有比较意义,能够反映说话人的相关社会特征,尚无藏语本身结构的规律性变化。
【作者单位】: 黄淮学院西藏社会语言研究所;
【关键词】: 汉藏 语码 混用 特征
【基金】: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的资助
【分类号】:H214;H136
【正文快照】: 引言 我们尝试通过社会学的个体参与和经历式方法,在叙述中讨论西藏尤其在拉萨这样的中心城市,汉藏双语的社会使用和发展程度。为此,我们一直在搜集和阅读尽可能丰富的语言社会学、定性研究等文献,力求通过社会的、人群的、语言使用过程的角度,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对鲜活的语言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宁宁;蔡斌;;色彩语码运用中的文化差异与融合[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2年02期
2 张金生;我国色彩语码认知研究的一次突破——评杨永林教授的两本书[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05期
3 赵小沛;语码的选择与转换[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4 徐英平;;俄汉语空间语码编程级差的多维思考[J];中国俄语教学;2005年04期
5 赵一农;现代汉语里的中间语码[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年01期
6 戴炜栋;徐海铭;罗杏焕;;语码输入、语码吸收和语码输出研究新进展[J];外语教学;2006年05期
7 杜曾慧;赵冬艳;;色彩语码象征意义的文化影响[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8 宋恩敏;;论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语码混用现象[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杨永和;;广告语言中的语码混用研究[J];中国外语;2008年03期
10 李树新;;论语码选择和转换的社会功能[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蓝光;万语码搭建电脑语言新平台[N];北京科技报;2000年
2 于寅虎;万语码:走出LINUX新方向[N];中国电子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薇;从语码分析视角对《巴黎圣母院》进行符号学解读[D];湘潭大学;2012年
2 毕秋波;汉英语码混用现象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向限;汉英语码使用变异[D];四川大学;2005年
4 闵世文;广州报刊语码混用现象研究[D];广州大学;2012年
5 陈丽丹;中文报纸广告中汉英语码混用现象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6 蒋琴;大学校园里英汉语码混合语言现象考察[D];湘潭大学;2011年
7 陆缇;新一代,新观念:语码文化理论与语码策略[D];南京大学;2013年
8 周叶;基于关联理论的汉英语码混合现象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9 范文嫣;深圳特区河南移民的语码选择[D];暨南大学;2006年
10 雷红波;上海青年工作移民的语码选择[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0063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006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