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词“却”的语义性质
本文关键词:副词“却”的语义性质
【摘要】:不管是非转折语境还是转折语境,"却"都表示意外的心情。在非转折语境中表示突然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是对某一命题的主观评价,而在转折语境中表示事实违反了前文语境引发的心理期待。从语料库检索数量来看,只有40%的"却"译成了转折句,说明"却"不是转折副词。在转折语境中,根据违反心理期待和转折程度的大小,"却"在日语中被译成了不同的表达方式。其中译成意外感情色彩较弱的转折接续助词「が/但是」的数量最多,占有标转折句的69%,译成意外感情色彩强的转折接续助词「のに/但是……却」的数量仅占有标转折句的15%。另外"却"要想译成「のに/但是……却」,还需要有其他表达意外、不满心情的语句,说明"却"表达意外心情的程度不是很强。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文学院;长春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关键词】: 副词 转折 却
【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汉日复句对比研究”(吉教科文合字[2014]第249号)
【分类号】:H146.2
【正文快照】: 汉语转折复句的最大特点是几个关联词语可以共同出现在一个句子中。如:(1)尽管他是维嘉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但维嘉那派红卫兵却仍然没有因此而放宽条件吸收他。(《轮椅上的梦》)例(1)中使用了“尽管”、“但”和“却”三个关联词语。既然使用三个关联词语,那么意义就会有所分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明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语境研究的新特点[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年03期
2 何家荣;拓宽语境研究视野初探[J];池州师专学报;1996年04期
3 段曹林;系统论与语境研究[J];修辞学习;2000年01期
4 谭弘剑,刘绍忠;近年来国外语境研究综述[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5 徐国珍;辩证思维方法的成功实践——王建华等专著《现代汉语语境研究》评析[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6 于林龙;语境研究的多学科性[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10期
7 熊英;;语境与语境功能[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8 彭利元;;言内语境研究述评[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陈海东;;英汉互译中的语境考量[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01期
10 张蕾;;中国语境研究综述[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华新;金立;;语境与意义推导[A];2003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3年
2 朱利亚;;词汇教学寓于语境之联想[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贾玉成;译学语境研究的新期待[N];文艺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晓霞;从混沌到有序[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艳;互动与选择——语境与语体关系论[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2 甘文凝;文化语境与翻译——《儒林外史》英译本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3 李贺玲;保健语境中语言使用方式的跨文化透析[D];黑龙江大学;2009年
4 高玉兰;语境与翻译[D];安徽大学;2003年
5 杨家勤;语境与翻译[D];安徽大学;2001年
6 陈章;语境的构成及语用功能[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陈顺黎;试析语境及其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雷文强;浅谈语境对翻译过程的影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9 孙琳;翻译中的语境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10 闹吾才让;藏语语境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066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006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