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及俄罗斯留学生初级与中高级汉语写作语篇偏误对比分析
本文关键词:中亚及俄罗斯留学生初级与中高级汉语写作语篇偏误对比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写作 语篇衔接手段偏误 语篇框架偏误 对比分析
【摘要】:留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中文学习之后,他们所表达的每一个句子看起来都没有语法问题且表达明确,如若将其衔接起来难免会觉得不知所云,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留学生的作文在语篇衔接手段方面存在偏误问题,笔者认为,这是因为对于外语学习者而言语篇意识的建立是一大难题。而写作则是一项全面的输出型语言活动,这就要求学生做到词汇、语法、句法、篇章面面俱到,这样一来语篇教学就变得尤其重要。除此之外,笔者发现大多数初级留学生写作时常常会写一大段文字且缺乏一定的语篇连贯性,忽略语篇框架结构,而中高级留学生就会分自然段叙述,且表达具有一定的逻辑连贯性,笔者认为这种语篇框架意识应该包含在语篇连贯范畴中,本文将语篇框架偏误算作语篇偏误。本文对中亚及俄罗斯初级和中高级留学生写作语料(共6万余字)进行归类分析,采取偏误分析法分析语料中的语篇衔接手段偏误及语篇框架偏误,做出数据统计图,通过对比初级留学生和中高级留学生不同偏误类型、数量及所占比例,得出结论,针对不同阶段留学生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从而有效地提高不同阶段留学生的语篇表达能力。
【关键词】:写作 语篇衔接手段偏误 语篇框架偏误 对比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95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5
- 绪论5-8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5
- (二)研究综述5-8
- 1.国外对语篇的研究综述5-6
- 2.国内语篇理论研究概况6
- 3.汉语留学生语篇偏误研究现状6-7
- 4.语篇的衔接与连贯7-8
- 一、中亚及俄罗斯初级留学生写作语篇偏误分析8-20
- (一)语篇衔接手段偏误8-18
- 1.照应衔接偏误8-11
- 2.替代衔接偏误11-12
- 3.省略衔接偏误12-13
- 4.连接成分衔接偏误13-17
- 5.小结17-18
- (二)语篇框架偏误18-20
- 二、中亚及俄罗斯中高级留学生写作语篇偏误分析20-27
- (一)语篇衔接偏误20-25
- 1.照应(或指称)衔接偏误20-21
- 2.替代衔接偏误21-22
- 3.省略衔接偏误22
- 4.连接成分衔接偏误22-25
- 5.小结25
- (二)语篇框架偏误25-27
- 三、中亚及俄罗斯留学生初级与中高级写作语篇偏误27-32
- (一)初级与中高级语篇偏误统计27-29
- (二)初级与中高级写作语篇偏误对比统计图29-31
- (三)本章小结31-32
- 四、中亚及俄罗斯留学生初级与中高级写作语篇偏误原因32-37
- (一)中亚及俄罗斯留学生初级与中高级写作语篇偏误原因分析32-34
- 1.母语的负迁移32-33
- 2.目的语的影响33
- 3.教师教学方法的影响33
- 4.认知框架的影响33-34
- (二)中亚及俄罗斯留学生初级与中高级写作语篇偏误教学建议34-37
- 1.强化语篇教学意识,,调整教学思路34
- 2.改进教学方法34-37
- 结语37-39
- 注释39-40
- 参考文献40-42
- 附录42-46
- 致谢46-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崇信;对比分析在理解与翻译中的意义[J];上海科技翻译;1994年01期
2 崔红花;刘艳;张国华;;对比分析在汉日、日汉翻译中的作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9期
3 姜海清;对比分析与翻译[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4 杨晓军,杨祝英;东西方数字“九”的文化对比分析与翻译[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5 齐洪洲;;中西方著名大学标志色彩构成对比分析[J];中国包装工业;2014年04期
6 王小溪;;中国人真名与网名对比分析及网名规范问题[J];考试周刊;2007年45期
7 吴清;;对比分析与文化教学[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8 隋荣谊;;对比分析与翻译[J];英语知识;2009年05期
9 付启军;杨玉;贾湘琳;;英汉数字对比分析[J];校园英语(教研版);2010年02期
10 周颖;;中英动物习语关系的对比分析[J];考试周刊;2012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玉利;;快速成长与衰退中小企业的对比分析[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6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科协第4届青年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石继章;徐祥辉;袁林;;从中外青年田径实力对比分析看其差距[A];第十六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6年
3 刘电英;邹希云;彭杰彪;;洞庭湖湖面风速与湖区陆地风速的对比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气候资源应用研究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4 王琳;蔡映云;;95-99年与90-94年死亡的肺结核患者对比分析(摘要)[A];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结核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0年
5 王新国;陈维汉;;选拔优秀运动员参赛的理论依据[A];第十六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6年
6 司燕翔;;西北与东部居民消费与投资及物价关系的对比分析[A];金融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陕西省金融学会第十九届金融征文获奖论文集[C];2011年
7 谢小敏;孙晓铃;;“杜鹃”与“7908”号台风的对比分析[A];2005年泛珠三角气象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新湖期货研究所 李明玉;美债违约与次贷危机影响对比分析[N];期货日报;2013年
2 陈洪贵;税收经济指标对比分析应注意的几个问题[N];中国税务报;2006年
3 国网能源研究院 孙李平;中外能效对比分析及启示[N];中国电力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琴;汉语常用介词“关于”、“对于”、“对”、“至于”的教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章紫苏;英汉学术语篇中的让步介入对比分析[D];山东大学;2016年
3 马莹莹;中亚及俄罗斯留学生初级与中高级汉语写作语篇偏误对比分析[D];新疆大学;2016年
4 王秋菊;国内外户外运动产业发展对比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D];浙江海洋学院;2015年
5 马克西姆(KRYVONIS MAKSYM);汉、乌两种语言中致歉语使用规则的对比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6 郭婧;英汉校内通知信息流模式的对比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何小敏;中国人和美国人的个人陈述体裁的对比分析[D];重庆大学;2010年
8 蒋玮;英汉关系分句的对比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刘佳茜;基于体裁的中美学生个人陈述语篇对比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2年
10 刘雪;中外英文学术期刊论文讨论部分的体裁对比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212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121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