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哲学影响下的汉语轻主语特征
本文关键词:传统哲学影响下的汉语轻主语特征 出处:《东岳论丛》2015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汉语特征 传统哲学 无我 天人合一 轻主语 动词型语言
【摘要】:汉语有深厚的传统哲学底蕴。"天人合一"的"无我"传统哲学精神对影响汉语语言形式的影响,集中表现为汉语语法结构轻视主语重视谓语动词:一方面主语在形式上灵活多变,不具有句法强制性,例如主语为人称代词时能省则省,特别是有意回避或省略第一人称代词作主语;另一方面汉语对谓语动词则精益求精,反复锤炼。古代汉语诗词和现代文学作品中大量的语言现象印证了汉语轻主语重动词的特征,在此语言特征背后,可探及深受儒、释、道思想影响的中国人寻求自我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平衡的理想。
[Abstract]:Chinese has profound traditional philosophical background. The influence of the traditional philosophical spirit of "the unity of nature and man" on the Chinese language form. On the one hand, the subject is flexible in form and does not have syntactic compulsion, for example, the subject can be saved when the subject is a personal pronoun. Especially to avoid or omit the first person pronoun as subject; On the other hand, the Chinese language on the predicate verbs are refined and refined over and over again. A large number of language phenomena in ancient Chinese poetry and modern literary works confir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light subject-heavy verbs, which is behind this linguistic feature. The Chinese, deeply influenced by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seek the ideal of harmony and balance between themselves and nature.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H14
【正文快照】: 汉语是一种动词型语言或者动词优先的语言,具体体现是汉语轻视主、宾等名词性成分而重视动词性谓语成分。有的学者曾从语言学角度归纳出几种汉语动词优先的现象1,其中就包括汉语轻主语现象,但是尚未有人上升到哲学层面探究其因。其实,每种语言都有其深厚的哲学背景,汉语作为最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魏耕原,魏景波;南齐文运转关与谢g诗风新变──兼论大小谢诗风的因革嬗变[J];兰州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2 刘丹青;;汉语是一种动词型语言——试说动词型语言和名词型语言的类型差异[J];世界汉语教学;2010年01期
3 梁劲泰;;佛教“无我”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杨兰;;东西方哲学思想比较:境界与逻辑——从老子“道”与笛卡儿“我思”哲学谈起[J];阴山学刊;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辉成;;化育万物谓之德——谈《庄子》的“德”[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赵妙法;Metaethics(后伦理学)与Metaphysics(后物理学)——粗议中西哲学之异同及中国有无哲学的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3 刘静芳;中国哲学的合法性——从冯友兰到张岱年[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4 钱善刚;;道:假设抑或承诺——胡适《淮南子》研究初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刘刚;;诠释论视阈中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观[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石约翰;封建、郡县与中国历史传统[J];安徽史学;2002年03期
7 姜红;;本地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安徽对外汉语教学[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张传彪;傅绍清;;从“假相等值”看词典的“双刃性”[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赵志军;;全球化背景下的语言和文化的自觉——论王蒙的语言观[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陈慧平;实践理论的非实践性[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伟;《吕氏春秋》体道和治道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吕庙军;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符号[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艳红;美国黑人英语汉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6 张福海;论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姜燕;汉语口语美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娟;汉代画像石的审美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周玉芝;凯尔森法哲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栗志刚;民族认同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青梅;和谐社会视域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自我调适[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淑文;《尚书》德治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彩利;“N的V”的构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姜虹;钱穆的清代学术史著作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铭;先秦儒道游观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野;先秦休闲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陆晓燕;修辞学视阈下英汉声韵和押韵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成朝晖;“国风”与南北朝民歌中民间爱情诗的比较[D];湘潭大学;2010年
10 粟亮;庄子的自由之道[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戴浩一;概念结构与非自主性语法:汉语语法概念系统初探[J];当代语言学;2002年01期
2 刘丹青;词类和词长的相关性──汉语语法的“语音平面”丛论之二[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3 林源;;《通俗文》书名考[J];中国语文;2009年03期
4 沈家煊;;我看汉语的词类[J];语言科学;2009年01期
5 卢建;可换位摹物状语的句位实现及功能分析[J];语言研究;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勇;洪成;;中国古代治水中的传统哲学理念及其应用[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2 黄信;;论英汉语言主要差异的根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11期
3 李洪君;;寻找哲学的家园[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4 程敬华;万宝方;;马克思论实践与人的本质[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5 王晓红;西方哲学中哲学与科学之关系[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6 栾扶桂;浅谈实事求是[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3年04期
7 李军林;;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传统文化底蕴[J];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8 李军林;;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传统文化底蕴研究[J];船山学刊;2007年04期
9 张厚军;论邓小平对传统哲学思想精华的汲取与创新[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13807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380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