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视角下的香港繁简汉字问题分析
本文关键词: 繁简汉字 舆情分析 香港语言文字调查 文字使用 文字态度 出处:《语言文字应用》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围绕繁简汉字的争论由来已久,不断成为社会关注热点,而成为香港极少数人表达政治立场的标签,则始自2015年。内地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推行和使用经系统化和规范化的简化汉字,而未简化的繁体汉字仍旧在台湾、香港和澳门等地区通行。随着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这种汉字使用的地区差异渐渐凸显出来。本文根据香港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数据,试图梳理香港近年来有关繁简汉字的舆情,分析香港真实的用字情况和民众态度,并探析香港文字使用的前景。
[Abstract]:The controversy over simplified Chinese characters has long been the focus of public attention, and has become a label for a very small number of people in Hong Kong to express their political position. Since 2015, the mainland has been implementing and using simplified and standardized Chinese characters since 1950s, while unsimplified traditional Chinese characters are still in use in Taiwan, Hong Kong, Macao and other regions. With the return of Hong Kong and Macao to the motherland,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use of this Chinese character are gradually becoming more and more obvious.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n the use of Chinese characters in Hong Kong,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ort out Hong Kong's public opinion on traditional and simplified Chinese characters in recent years, and to analyze the true use of Chinese characters and attitudes of the people in Hong Kong. And explore the use of Hong Kong language prospects.
【作者单位】: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基金】: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委托项目“语言舆情监测研究”的资助
【分类号】:H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黄翊;;两岸四地汉字认知及使用状况调查报告[J];当代修辞学;2014年02期
2 王加林;戈军;;语言政策与身份建构——基于回归后香港施政报告的研究[J];社会科学家;2012年01期
3 田小琳;试论香港回归中国后的语文教育政策[J];语言文字应用;2001年01期
4 詹伯慧;;对香港语言问题的几点思考[J];中国语文;199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祝晓宏;周同燕;;全球华语国内研究综述[J];语言战略研究;2017年01期
2 李艳霞;曹娅;;国家认同的内涵、测量与来源:一个文献综述[J];教学与研究;2016年12期
3 周庆生;;语言与认同国内研究综述[J];语言战略研究;2016年01期
4 张斌华;;境外华人社区普通话传播与发展研究——以香港、澳门和新加坡为例[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5 洪历建;;“国际汉语”:作为“国际性语言”的汉语如何发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6 王智红;;多语国家语言政策的模式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10期
7 陈建平;王加林;;互文性与身份建构话语策略[J];中国外语;2014年02期
8 王加林;李玉坤;;回归前后香港政府施政报告内容分析的对比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9 齐影;;香港推广普通话研究现状及思考[J];语言文字应用;2013年02期
10 杜升燕;;语言与身份[J];学园;2012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维明;;文化多元、文化间对话与和谐:一种儒家视角[J];中外法学;2010年03期
2 姜永志;张海钟;;社会认同的区域文化心理研究[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傅永和;;汉字简化五十年回顾[J];中国语文;2005年06期
4 刘永涛;语言、身份建构和美国对外政策话语中的“邪恶论”[J];国际观察;2005年05期
5 黎熙元;全球性、民族性与本土性——香港学术界的后殖民批评与香港人文化认同的再建构[J];社会学研究;2005年04期
6 刘双;文化身份与跨文化传播[J];外语学刊;2000年01期
7 郑定欧;;语言变异——香港粤语与广州粤语比较研究[J];中国语文;1998年01期
8 苏金智;;英语对香港语言使用的影响[J];中国语文;1997年03期
9 王宁;汉字构形理据与现代汉字部件拆分[J];语文建设;1997年03期
10 ;再论香港地区的语言文字规范问题[J];语文建设;1996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励;关于繁简转换的两个问题[J];语文建设;2001年06期
2 夏书章;繁简之间[J];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02期
3 陈雪乔;关于“系”字的繁简辨析——兼论几本工具书的繁简对照问题[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张驰;慎重处理繁简转换[J];文史杂志;2005年03期
5 于保义;;奇怪的“n蕩蕱姟盵J];咬文嚼字;2008年12期
6 省庐;繁简、正异错位[J];咬文嚼字;1996年04期
7 郑遨;试谈多音义古字的繁简转换[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8 曾任教;;应知繁简有来头[J];文史杂志;2011年06期
9 赵方方;;浅析“繁简之争”[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年03期
10 刘锡五;修辞学上之繁简问题及其例徵[J];河南大学学报;193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何茂活;程建功;;古汉语教材中的“繁简错位”[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2 林允富;;语言文字应用的“经济”原则和汉字的繁简之争[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2003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实习生 叶珂 孙亚梅;“繁简之争”再引激辩[N];科技日报;2013年
2 祖先海;执行案件“繁简分流”[N];天津政法报;2006年
3 媒体人士 陶舜;字体之争的精髓在于超越繁简[N];中国经营报;2013年
4 彭匈;繁简从头说[N];广西日报;2013年
5 记者 薛锁明 通讯员 段艾生 杨梁文;榆次法院繁简分流促高效[N];山西日报;2003年
6 顾一鸣;吴江繁简分流效果显著[N];人民法院报;2003年
7 吴鸿清(北京);对书法作品中繁简字混用的一点看法[N];中国艺术报;2003年
8 记者 王立新 刘晓波 通讯员 吴兆凤 吴向东;富裕找准繁简分流突破口[N];人民法院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张守增 牛克 邢卫国;繁简分流 公正高效[N];人民法院报;2001年
10 最高人民法院诉讼调解规范化研究调研组;“繁简分流”下的新型调解工作机制[N];人民法院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红梅;汉字繁简之争刍议[D];山西大学;2011年
2 缪星星;对外汉字教学中繁简字对应转换规律及教学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3 安丽娟;繁体字三论[D];河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969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496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