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否定处置句研究
本文选题:汉语处置句 切入点:否定 出处:《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摘要】:否定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语法中的重要范畴。就汉语处置句而言,根据否定词出现的位置,否定处置句可分为两种类型:否定前置处置句,否定后置处置句。这两种否定处置句的产生与处置介词语法化的句法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否定词前后位置的不同,其否定辖域及否定焦点也随之有所变化。否定词否定辖域及否定焦点和语用因素是两种否定处置句一直广泛存在于汉语方言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动因,同时阿尔泰语否定词紧靠动词的语序对新疆、甘肃等地汉语方言处置句否定词的位置也有一定影响。
[Abstract]:Negation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language and an important category in grammar.As far as Chinese disposition sentences are concerned, according to the position of negative words, negative disposition sentence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types: negative predisposition sentences and negative postdisposition sentences.The emergence of these two negative disposition sentence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yntactic environment of grammaticalization of prepositions.With the different positions of negative words, their negation scope and negative focus also change.The negation scope and the negative focus and pragmatic factors ar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nternal causes of the two negative disposition sentences in Chinese dialects, while the Altai negative word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word order of the verbs in Xinjiang.The position of negative words in Chinese dialects in Gansu and other places also has certain influence.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12DWXJ11) 2012年度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203103)
【分类号】:H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贾f^儒;对河湟汉语几个语法现象的分析[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04期
2 张蕾;;否定式“把”字句的历时发展[J];语文学刊;2006年16期
3 袁毓林;;论否定句的焦点、预设和辖域歧义[J];中国语文;200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金莲;;双数量否定供动可逆句的不对称性考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08期
2 鲁华山;张培翠;;普遍语法:来自于英汉语儿童否定表达的证据[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7期
3 朱华平;;否定副词“不”的情态特征及其序位安排——现代汉语“NP_1+对+NP_2+VP”句式的两种否定形式[J];巢湖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4 魏巍;;从《元刊杂剧三十种》看“把”的语法化[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10期
5 侯国金;;语义学和语用学,得一可安意义之天下?——小议互补主义和语用学的跨学科潮流[J];英语研究;2012年02期
6 祁峰;;试论否定和焦点的关系问题[J];国际汉语学报;2013年01期
7 姜兆梓;谢楠;;否定与焦点的句法(非)关联属性及解释[J];外国语言文学;2014年02期
8 陈振宇;钱鹏;;蕴涵、预设和完备性[J];当代语言学;2015年01期
9 张耀宇;;浅析时间副词“再”和否定词连用现象[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5年02期
10 曾立英;否定句与深层结构、表层结构[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善子;汉韩反诘语气副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欣;汉日否定表达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芦兰花;湟水流域汉语方言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朱艳华;载瓦语参考语法[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朴锦海;汉韩频率副词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徐江;现代维吾尔语否定的意义与表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吴云霞;万荣方言语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8 史银Y,
本文编号:17251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725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