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关于《之乎者也非口语论》的讨论

发布时间:2018-05-16 19:31

  本文选题:语论 + 文言虚词 ; 参考:《中国图书评论》2017年10期


【摘要】:正"之乎者也"等文言虚词自何而来?时下的语言教科书告诉人们,因为"先秦书面语与口语一致"(或"基本一致"),所以"之乎者也"满篇的"文言"就是古人的口语。但近日出版的孟昭连著《之乎者也非口语论》,对这一问题的追根溯源却挑战着语言学告诉人们的这些常识。从书名就可看出,作者否定这些通行于教科书上的观点,他认
[Abstract]:What has come from the classical Chinese words, such as "the people of the people"? The current language textbooks tell people that the "classical Chinese in the pre Qin period" (or "basically the same"), so the "classical Chinese" is the ancients' oral English. But the recent publication of Meng Zhao is not even the theory of spoken language. Linguistics tells people these common sense. From the title of the book, we can see that the author negates these views in textbooks.
【作者单位】: 天津今晚报社;
【分类号】:H14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冬梅;鼓励语论析[J];修辞学习;2001年02期

2 居锦文;常用文言虚词教学口诀[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3 冯力平;;文言虚词歌[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1期

4 尹黎云;;文言虚词训诂十弊[J];辞书研究;1989年04期

5 周绪全;文言虚词源流初探[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6 居锦文;;常用文言虚词教学口诀[J];荆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7 温朔彬;步入古汉语殿堂的良师益友──《文言虚词诠释》评介[J];语文研究;1996年03期

8 王霜玲;;文言虚词教学浅得[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8年08期

9 郑福林;蒲丛英;;文言虚词高考考点分析[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年06期

10 熊世惠;表示时间短暂的文言虚词[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马正平;;论汉语功能词类形成的非构思特征——一种面向中学语文教学的词法学的构想,关于“中西传统语言学的现代转化”的想象[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汉滨高中 魏春红;文言虚词杂谈[N];安康日报;2009年

2 四川省广汉市第四中学 王明骏;由《师说》谈文言虚词“乎”的用法[N];学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洪焕;基于现代汉语语料库的文言虚词“之”的回指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981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8981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7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