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翻译人才的培养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本文选题:中国茶文化 + 翻译人才 ; 参考:《福建茶叶》2016年06期
【摘要】:从神农尝百草以茶解毒开始,茶叶便走入人们的视线。中国的茶叶文化正是发源于此,至今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积淀。随着文化交流发展的需要,茶文化也从单一的我国文化开始流传,成为中西方甚至世界各国交流的媒介之一。凭借着茶叶和其本身延展出来的茶具和茶文化,我国与世界其他各国的文化交流愈加频繁和深入,甚至会在传入国形成带有其本地特色的茶文化。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到了一个需要和文化软实力的提高齐头并进的时期。所以,作为我国文化重点组成部分之一的茶文化,更需要高素质高水平的翻译人才,来使茶文化在对外交流中绽放出自己的风采。从而进一步带动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高,与经济发展互相促进。
[Abstract]:From Shennong taste hundred herbs to tea detoxification, tea will go into the sight of people. Chinese tea culture originated from this, and has a history of thousands of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exchange, tea culture began to spread from a single culture in China, and became one of the media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and even the rest of the world. With tea and its own extended tea set and tea culture, the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in the world become more and more frequent and in-depth, and even form tea culture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imported countries. In recent years,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reached a period of need and cultural soft power. Therefore,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of Chinese culture, tea culture needs high quality and high level translation talents to make tea culture flourish in foreign communication. Thus further drive our country's cultural soft power enhance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mutual promotion.
【作者单位】: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
【分类号】:H059-4;TS97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熊立久;;浅谈高校对未来复合型翻译人才的培养问题[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彭蓉;;哪里去找又快又好的翻译?——翻译速度,翻译人才职业化面临的新问题[A];中国翻译人才职业发展——2009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2 黄跃进;;论高职高专翻译人才的培养途径[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燕;;外交外事翻译人才的特色培养[A];全国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毛军锋;;航空科技翻译人才的培养途径探究[A];第十四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IT产业高端翻译人才需求展望[A];全国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穆雷;仲伟合;;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7 陈学斌;;构建本科与硕士翻译教学之对接机制探讨[A];全国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单杰;;外语之外的能力培养[A];2010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滕军伟;山西翻译人才严重缺乏[N];山西科技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毕舸;百亿市场呼唤翻译人才[N];四川日报;2002年
3 记者 范京蓉;深圳迫切需要高水平翻译人才[N];深圳特区报;2009年
4 朱海滔 江苏省东台市人才交流中心;翻译人才亟待专业化[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1年
5 记者 罗旭;我国高层次应用型翻译人才严重短缺[N];光明日报;2014年
6 记者 丛晓波;外语人才“热”中有“冷”[N];烟台日报;2006年
7 朱海涛;翻译人才:专业化需先职业化[N];中国人事报;2006年
8 钟晓军;我国专业体育翻译人才呈现巨大缺口[N];中国人事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王世鹏 实习生 李倩;我省承接日韩产业转移 亟待加强翻译人才队伍建设[N];联合日报;2008年
10 记者 袁艳;特别搜索:小语种翻译人才[N];温州日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蒋平;浙江省体育赛事翻译人才现状的调查和分析[D];宁波大学;2014年
2 李唤雨;黑龙江省英语翻译人才市场供需情况调研报告[D];吉林大学;2015年
3 钟燕云;吉尔吉斯斯坦奥什大唐对汉俄翻译人才的需求调查[D];新疆师范大学;2013年
4 纲柔;吉林省翻译人才市场需求情况调研[D];吉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9682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968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