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我国新常态经济下的外语教育:困境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8-07-12 09:52

  本文选题:新常态 + 外语教育 ; 参考:《中国成人教育》2015年10期


【摘要】:依据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步入换挡降速、提质增效的"新常态"的理念,要更加注重加强教育和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外语教育是实现中西科技、文化交流和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是国家软实力的要素之一。在经济新常态形势下,我国外语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就是在市场需求的驱动下,控制规模、注重创新、提质增效。要制定一体化、区域性多元外语教育政策;从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实现教学目标、教学要求以及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对课堂教学的传承、改革与创新,加强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更新;注重教师教育。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oncept put forward by Xi Jinping in 2014 that China's economy has gone from rapid growth to a "new normal" of shifting gears and increasing efficiency, more emphasis should be placed on strengthening education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human capital, and 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overall innovatio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realize Chinese and West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ultural exchange and safeguard national interests, is one of the elements of national soft power. Under the new normal situation of economy,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n China is to control the scale, pay attention to innovation and improv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under the driving of market demand. It is necessary to formulate integration, regional multi-language education policy, from the extension development characterized by scale expansion to the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with quality improvement as the core, to realize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teaching requirements and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alent training. To the inheritanc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strengthen the renewal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 and pay attention to teacher education.
【作者单位】: 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中原经济区国家战略背景下河南省卓越人才外语素养调查及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42400411040) 河南科技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金项目
【分类号】:H0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龙耀;李雪岩;;对我国现行外语教育制度的反思[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戴炜栋;王雪梅;;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育体系[J];外语界;2006年04期

3 王克非;;外语教育政策与社会经济发展[J];外语界;2011年01期

4 李丽生;;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实施区域性多元外语教育政策的必要性[J];中国外语;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月;;适应黑龙江区域经济发展 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6期

2 马琴;张建磊;;关于改进综合英语课程教学的思考[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胡燕平;;语言的学、用、效率和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彭晓娥;;建构主义视野下商科大学英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讨[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年02期

5 赵姗姗;;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与实践——以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06期

6 凌冰;;英语教学改革中读写教学创新之探索[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7 李钢;李金姝;;英语翻译人才的标准与培养措施探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03期

8 赵彦萍;;英语专业教学理念的创新与实践——课堂内外教学与实践一体化模式的探索[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王春;;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问题与对策[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封小雅;;浅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高校公共外语课程的设置[J];东南亚纵横;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祝华;;民族院校英语教育可持续发展现状述评[A];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三卷)[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倩;外语教育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庄智象;我国翻译专业建设—问题与对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3 王雪梅;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的认知情感阐释与多维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4 高瑛;社会文化视域下的中国英语课堂师生协商话语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孙曼丽;从“能力本位”到“表现标准本位”[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6 陈珊;高等院校英语专业课程改革和设置[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7 周启加;基础教育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及其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8 胡加圣;基于范式转换的外语教育技术学学科构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9 谭芳;巴赫金理论视域下的外语对话课堂理论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赵贵旺;我国高等医学院校英语教学体系的构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莎;交际课堂模式下四川省初级中学英语语法教学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2 徐小容;对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中本土文化教学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蒙诗茜;一名成教英语教师自主专业化发展研究[D];东华大学;2007年

4 张森;农村小学生英语语言技能调查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彭腊腊;能力本位职业教育在英语教学法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媛媛;大学英语课堂大学生交际策略能力的培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7 吴静;我国大学英语教育功能定位反思[D];西南大学;2009年

8 张玉美;哲学解释学与外语教学初探[D];黑龙江大学;2009年

9 张宝霞;关于通过自主学习方案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卫强;后方法理论综述及其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启示[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开拓;;树立“大外语”观,优化中国外语教育[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潘章仙;;后殖民时代英国外语教育的多元文化认同研究——《全民的外语:生活的外语——外语教育发展战略》评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03期

3 张建伟,卢达溶;关于网络协作探究学习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8期

4 彭新强;;全球化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冲击[J];复旦教育论坛;2010年02期

5 戴曼纯,张希春;高校英语教师素质抽样调查[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张正东;小学英语教学的四点思考[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3年11期

7 康淑敏,王雪梅;“级部校本”式中学英语教师教育模式探讨[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4年01期

8 ;今天怎样当教师——教育部官员网上访谈录[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4年10期

9 包天仁;章兼中教授访谈录[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4年10期

10 张正东;外语教学的创新与发展[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4年10期



本文编号:21167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1167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5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