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语境教学法在对韩汉语综合课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31 14:40
【摘要】:语境这一概念最早是1923年由马林诺夫斯基提出来的,经过语言学家的不断实践与完善,将语境理论成功运用于语言教学中,形成语境教学法。语境教学法是教师通过创设具体的、贴近现实生活的语境,让学生在语境中感知、理解和正确运用语言的教学方法。本研究通过在韩国十个月的汉语教学实践,结合对不同区域的韩国学生和汉语教的问卷调查,发现了学生汉语词汇学习存在的一些明显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韩国学生的词汇学习效率,大大影响着汉语学习效果。为了改善对韩汉语词汇教学的现状,提高韩国学生汉语词汇学习的效果,采用实践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充分利用笔者在韩国进行汉语词汇教学的课堂实践,将语境教学法应用于对韩汉语词汇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套有实践意义的语境词汇教学模式,并且在课堂中得到了较为成功的实践。不仅使词汇教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而且学生的汉语词汇运用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最大限度地将词汇知识转化成语言词汇技能。在实践中,教师总结和反思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语境教学法运用在对韩汉语词汇教学上的适用范围还需要进一步考量;词汇教学时间的安排难以把握;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和合作还是很模糊,这些问题都需要理论和实践中不断解决和完善,才能更好地改善词汇教学现状,提升和扩大汉语在韩国的传播速度和范围,更好地接受实践的检验。
[Abstract]:The concept of context was first put forward by Ma Lin Noowski in 1923. Through the continuous practice and perfection of linguists, context theory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language teaching and context teaching method was formed. Context teaching method is a teaching method in which the students can perceive, understand and use the language correctly by creating a concrete context close to the real life.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Chinese teaching in Korea for ten months and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Korean students and Chinese teaching in different regions, this study finds out some obvious problems in Chinese vocabulary learning. These problems restrict the vocabulary learning efficiency of Korean students and greatly affect the learning effect of Chines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Korean Chinese vocabulary teaching and improve the effect of Korean students' Chinese vocabulary learning, the author makes full use of the classroom practice of Chinese vocabulary teaching in South Korea by means of practice,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nd case analysis. The contextual teaching method is applied to the practice of vocabulary teaching in Korean and Chinese, and a set of contextual lexical teaching modes with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s summed up, which has been successfully practiced in the classroom. It not only makes the vocabulary teaching classroom lively and interesting, but also improves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using Chinese vocabulary to the maximum extent, which can transform the vocabulary knowledge into the language vocabulary skills. In practice, teachers sum up and reflect on the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in teaching. The application of contextual teaching method in Korean and Chinese vocabulary teaching needs further consideration, and the arrangement of vocabulary teaching time is difficult to grasp. The role orientation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re still very vague. These problems need to be solved and perfected constantly in theory and practice, in order to better improv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vocabulary teaching and to promote and expand the speed and scope of the spread of Chinese in Korea. Better accept the test of practice.
【学位授予单位】:渤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H19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浩 ,郑婕;汉语与汉民族的思维——汉语文化研究之二[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1990年Z1期

2 李光华;汉语走向世界的展望[J];中外文化交流;1993年06期

3 林汉文;汉语的魅力[J];海内与海外;2000年10期

4 张会静;论汉译英中汉语文化因素的正确理解与表达[J];烟台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5 刘高辉;汉语文化与少数民族汉语教学[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6 郑春燕;汉语的“神”“鬼”文化积淀[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本刊编辑部;;科学思想与汉语文化的结晶[J];科技术语研究;2006年01期

8 曹春梅;;论古代西域汉语文化[J];社科纵横;2006年04期

9 宋晓霞;;论汉语的经济性[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刘文瑞;;汉语文化漫议[J];华夏文化;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陆刚;;汉语连珠四字结构与英语避虚就实的特点[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赵明;;论汉语国际传播视域下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冲突问题[A];第五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解海江;章黎平;;汉语文化词典的设计与编纂[A];2004年辞书与数字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司继涛;;穿越文化,透视中英方位观之差异[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5 刘坤坤;曾东京;;从《汉语熟语英译词典》看汉英熟语词典的编纂[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洋;;汉语谐音探析[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7 蒋立珠;蒋立真;;从翻译“哈特”还是“黑特”想到的[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谢迪南;为恢复汉语的优雅而呐喊[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2 本报评论员;让汉语更快地走向世界[N];人民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谢迪南;汉语危机?[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4 周年洋;恢复汉语的自豪感[N];财经时报;2007年

5 惠铭生;从汉语成为“看客”想到希拉克的愤然离席[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谢颖;为汉语张开文化之翼[N];人民政协报;2011年

7 深圳大学文学院教授 王晓华;以平等理念推动汉语的现代转型[N];北京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俞瑾;谁动了我们的汉语[N];成都日报;2005年

9 五柳客;汉语还有多少美丽?[N];中国文化报;2005年

10 朱竞;汉语的魅力[N];吉林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顺良;美国汉语传播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

2 吴海燕;商务汉语词汇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刘艳;期望价值、学习目地和学习行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4 岳辉;朝鲜时代汉语官话教科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阮氏丽娟;汉语方位词及其类型学特征[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丁米;泰国大学汉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毓民;汉语国际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徐先蓬;汉语的熵及其在语言本体研究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3年

9 范爱贤;汉语言隐喻特质[D];山东大学;2005年

10 兰巧玲;俄汉语是非问句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安琪;马来西亚彭亨大学汉语班成绩测试的评价分析[D];河北大学;2015年

2 张芳蕾;泰国私立小学三年级汉语课堂教学设计探索[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李阳;布隆迪大学汉语教学情况调查及对策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4 张文达;延吉市朝鲜族初中低年段汉语记叙文习作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D];延边大学;2015年

5 李雪;韩国全罗南道务安地区CPIK(在韩汉语项目)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6 杨峻;金边地区汉语教学情况调查[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7 侬玮;汉语作为外语听说自主学习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8 巩凤梅;从《实用汉语课本》与《实用汉语教科书》看国别化汉语教材编撰[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9 丁正蕾;泰国中小学汉语课程设置调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10 覃秀萍;泰北中学生汉语夏令营情况调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1559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1559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0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