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与麦克道尔语言观比较研究
[Abstract]:On the one hand, without language, man and everything are in chaos; on the other hand, language brings us into the world constructed by symbols. For the former, Zhuangzi and McDowell formed a consensus, but for the latter, the two comments were quite different: Zhuangzi focused on the limitation of language, McDowell focused on proving the indispensable of language; Zhuangzi sees the difference of understanding in language, while McDowell emphasizes its sharing. McDowell requires clear correspondence between symbol and object, and Chuang Tzu's intuitive experience needs to break through the language's shackles of thinking. The two views have their ow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should complement each other in order to enric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the world.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分类号】:H0-0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四海;;自然和意义——论麦克道威尔“第二自然的自然主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年02期
2 王华平;;第二自然的自然主义[J];哲学动态;2009年11期
3 唐热风;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的德性与实践智慧[J];哲学研究;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晶;“异史氏”的“心灵史”——论《聊斋志异》中的压抑与幻想[J];蒲松龄研究;2004年01期
2 沈天水;;论冯梦龙的“情教”说[J];蒲松龄研究;2008年04期
3 方以启;;关于诠释学理论中若干基本问题的探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4 郑岁黎;胡晓红;;浅析象罔是意象而非意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5 王浩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生性动力机制的概念诠释[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7 张志伟;说不尽的康德哲学——兼论哲学史研究的几个方法论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8 许抗生;;《淮南子》论“无为而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9 张能为;;伽达默尔的解释学与形而上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吴福友;吴根友;;论老庄道家的语言哲学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兰辉耀;;庄子技术观的伦理精神及其现代价值[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梁迎春;;论鲁迅杂文中的理解诉求[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淑花;;伽达默尔的诠释学与古典著作解读的批判[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4 姚进忠;;诠释视野下的个案工作[A];福建省社会学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陈德敏;杜辉;;关于《物权法》中水资源权属制度合理性的评介[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黄剑华;;从汉代画像看两汉时期的鬼神信仰[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黄佩贤;;汉墓画像遗存所见的天界[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韩志伟;;生产与技术: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嬗变[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9 陈家旭;;英汉语隐喻认知对比的哲学基础[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赵玉增;;从主体视角看法律思维对法治建设的意义[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6 范江涛;驳杂与务实:《抱朴子外篇》政治思想新研[D];南开大学;2010年
7 王伟;《吕氏春秋》体道和治道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9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国;试论倪瓒“聊以自娱”的绘画美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鲁京京;古史辨派对《史记》中先秦史料评判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方祥勇;中国古代象喻批评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苏红;论绘画中的“儿童画”情结[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8 符超翔;法律史中的“阐释”与“史料”[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肖艳;文学翻译中的误译问题[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王思齐;《新序》《说苑》小说价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定国;《狗年》邮票和生肖系列的诞生——美国生肖系列邮票介绍之二[J];上海集邮;1999年01期
2 麦克道尔;唐浩;;麦克道尔哲学访谈录[J];现代哲学;2014年03期
3 王增福;;麦克道尔论概念化的经验及其理论效应[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3年05期
4 韩林合;;麦克道尔的两种自然学说述评[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5 李红;高丽;;概念化的经验及其理论困境——麦克道尔“最低限度经验论”研究[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2年06期
6 段丽真;陈崇荣;;先验视角与第二自然——论麦克道尔对康德先验视角的批判[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年12期
7 孙小龙;;论麦克道尔对经验概念的康德式改造[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2年01期
8 王增福;;麦克道尔视阈下考察理性与自然关系的四种进路[J];北方论丛;2013年02期
9 黄原;胡新和;;信念辩护与信念论[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3年09期
10 崔鹤同;;成功的秘密[J];校园心理;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陶孝云;;麦克道尔的经验论及其形上结论[A];第二届分析哲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2 孙小龙;;论麦克道尔对经验概念的改造[A];全国“经验主义与实用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记者唐红丽 通讯员冯艳霞;现象学与分析哲学已呈交融之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记者 杨川、何大隆;爱尔兰总理埃亨会见曾培炎[N];人民日报;2006年
3 王彤晖编译;伦敦时装谁需要?[N];中国服饰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知俏;麦克道尔《新英格兰牧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686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368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