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先秦语言哲学内涵探微

发布时间:2019-02-17 16:05
【摘要】:一般认为,中国语言哲学由显而微的发展过程源于先秦哲学的语言观。因此,梳理先秦语言哲学流派及其特点是研究中国语言哲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然而,对比西方古代哲学的语言观,不难发现,各家先秦语言哲学的具体观点并非中国语言哲学发展过程的决定性因素。语言观背后的本体论视角才是更深层次的发展动因。在探索本体的过程中,中国哲学从先秦时期便以其独特的视角阐释了本体的存在方式,这一阐释进而决定了语言的哲学地位及语言哲学的真正内涵。因此,只有从本体论视角出发,才能充分揭示先秦语言哲学的本质特征,并基于此理解中国语言哲学发展的总体趋势和内含特征。
[Abstract]: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originates from the philosophy of the pre-Qin Dynasty. Therefore, i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asks to study Chinese language philosophy. However, it is not difficult to find out that the specific viewpoints of various pre-Qin language philosophies are not decisive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philosophy. The ontological perspective behind the linguistic view is the deeper motivation of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exploring Noumenon, Chinese philosophy has explained the existence of Noumenon from its unique angle of view from the pre-Qin period, which in turn determines the philosophical status of language and the true connotation of linguistic philosophy. Therefore, on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ntology, can we fully reveal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language philosophy in the pre-Qin Dynasty, and understand the general trend and the inh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philosophy based on this.
【作者单位】: 燕山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燕山大学青年教师自主研究计划课题(项目编号:14SKB006)部分成果
【分类号】:H0-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魏义霞;;中西语言哲学的不同特征——兼论先秦语言哲学的盛行[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才清华;;名号与称谓——王弼对言说问题之探讨[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唐玉环;罗昕如;;先秦语言哲学的语言价值观及其影响[J];求索;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付长珍;宋儒境界的价值蕴涵[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李新;干成俊;戴兆国;宣庆坤;;回归经典教育 倡导人文教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课程教学笔谈[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王冬;李军松;;薛福成与近代中西文化的交融会通[J];北方论丛;2011年02期

4 路振召;;正义与社会正义辨正[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5 陈博;;略论传统内圣外王思想的理想建构及其内在张力[J];兵团党校学报;2008年06期

6 张旭恺;;新儒家人生境界理论之比较[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9期

7 霍云立;;论古代儒家思想中实践主体的他律性[J];才智;2010年28期

8 张克政;;冯友兰“新理学”义利观及其当代意义略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史爱兵;;艺术的本然——冯友兰的艺术观之一[J];长城;2009年04期

10 张寰;;知行合一与孔子的理想人格[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白龙飞;邱环;;儒学变革与中国古代科技[A];孔学研究(第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第三次孔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2 单纯;;论“新理学”体系中的法哲学思想[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七辑)[C];2010年

3 于化民;;“一二一”运动中的西南联大教授会与教授们[A];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社会[C];2007年

4 臧宏;;谈新时期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两个“转向”[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5 梅良勇;刘凌;;孟子的休闲哲学思想初探[A];休闲与国计民生——2008年中国休闲与社会进步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6 单纯;;论宋明儒者对《大学》政治人格的阐发[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九辑】(上册)[C];2012年

7 单纯;;论新理学视野下的人权、民主与法治思想[A];国际儒学研究【第二十辑】[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伟;《吕氏春秋》体道和治道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赵庆灿;新理学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4 徐伟;超越与救赎:神秘主义精神气质与中国近代政治思想[D];浙江大学;2010年

5 刘伟;诚信知行的形成机制与教育干预[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6 贾兵;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7 张小苹;荀子传经考[D];浙江大学;2011年

8 赵炎峰;先秦名家哲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张立胜;县令·幕僚·学者·遗老[D];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冉;文化自觉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楠;贺麟文化哲学思想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晓波;二程之学在近现代中国[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宜;论中国古典建筑之门的审美意蕴[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黄岩;“情理法”在清末的断裂与新生[D];吉林大学;2011年

5 刘羽香;论博物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地位及作用[D];吉林大学;2011年

6 王劝;西南联大“教授治校”及启示[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明聚;李翱《复性书》心性思想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宝端;新潮社知识分子群体的身份认同[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9 徐汉相;郭象独化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邱明涛;马一浮“六艺论”考论:以普遍主义问题为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魏义霞;;中西语言哲学的不同特征——兼论先秦语言哲学的盛行[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朱承;《老子指略》的哲学方法考察[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韩东晖;先秦时期的语言哲学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颜利;现代与后现代语言哲学述评[J];学海;2002年02期

2 袁影;;论语言哲学知识的猜测与反驳[J];山东外语教学;2006年06期

3 倪梁康;;论伪善:一个语言哲学的和现象学的分析[J];哲学研究;2006年07期

4 ;第三届中西语言哲学国际研讨会及征文通知[J];外语学刊;2009年01期

5 ;第三届中西语言哲学国际研讨会征文通知[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年03期

6 唐玉环;罗昕如;;先秦语言哲学的语言价值观及其影响[J];求索;2009年03期

7 霍永寿;;“首届中西语言哲学高层论坛”述要[J];现代外语;2011年02期

8 李洪儒;;中国语言哲学的发展之路——语言哲学理论建构之一[J];外语学刊;2011年06期

9 ;第四届中西语言哲学国际研讨会征文通知[J];外语学刊;2012年03期

10 ;第四届中西语言哲学国际研讨会会讯[J];当代外语研究;2012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建华;李文伟;卞琴;沈自尹;;语言哲学揭示中医概念分析的逻辑框架:以对“肾精”分析为例[A];第三届江浙沪中西医结合高峰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2 欧阳燕;;翻译研究的语言哲学途径[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赵奎英;;道言悖反与审美超越——道家语言哲学及其美学意义新探[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4 王寅;;再论索绪尔与语言哲学[A];索绪尔语言哲学思想研究——第二届中西语言哲学高层论坛暨纪念索绪尔逝世100周年论文集[C];2013年

5 钱冠连;;论索氏语言哲学——初探《普通语言学手稿》[A];索绪尔语言哲学思想研究——第二届中西语言哲学高层论坛暨纪念索绪尔逝世100周年论文集[C];2013年

6 赵奎英;;“道不可言”与“境生象外”——庄子语言哲学及其对意境论的影响[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7 钱冠连;;(西)语言哲学是语言研究的营养钵(英文)[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江怡;;近十年英美语言哲学研究最新进展[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原卫国;;警惕索绪尔理论中的西方中心主义倾向—中英文所指与能指的差异研究[A];索绪尔语言哲学思想研究——第二届中西语言哲学高层论坛暨纪念索绪尔逝世100周年论文集[C];2013年

10 蔡曙山;;20世纪语言哲学和语言逻辑的发展[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 邢福义;语言哲学与文化土壤[N];光明日报;2014年

2 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 刘凤影;先秦语言哲学主流可分三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3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江怡;语言与心灵:仲伯难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4 王立志;结构、符号与意义[N];光明日报;2008年

5 蔡曙山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人类心智探秘的哲学之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江怡;语言哲学与语言学难分难解[N];社会科学报;2014年

7 袁立莉 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学院;宇宙本体论构成 魏晋语言哲学的理论基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8 文原;开拓语言诗学新视域[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9 黑龙江大学应用外语学院 汪志涛 黑龙江大学教育学院 孟维杰;从“无身”到“具身”:认知科学的语言哲学演绎轨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潘庆玉;语言哲学视阈中的语文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孙小龙;规范、推论与社会实践[D];南京大学;2011年

3 刘高岑;语言、心智与世界[D];山西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连影;俄国语言哲学形式主义流派的形成和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2 房小娜;语言哲学视域下的关联理论探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3 钱雪萍;《语言哲学入门》翻译报告[D];山西大学;2013年

4 郝丽;洛克的语言哲学述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5 赵力;论马克思主义语言观[D];黑龙江大学;2012年

6 戈秀兰;情态范畴的多维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7 龚世莲;从寻求形而上到探究生活形式[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冯超;语言哲学观照下《诗经》译本的对比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9 信传艳;A.A.波捷布尼亚的语言观[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孙作光;评价视域中的歇后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4253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4253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8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