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在鲁印尼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调查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8 05:02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学习汉语的重要性,世界各国掀起了汉语学习的热潮,不少外国人纷纷前往中国留学,其中也包括印度尼西亚。在印尼,不仅有很多印尼华裔重视汉语的学习,很多印尼本地人也积极地投入到了汉语的学习当中。随着来华印尼留学人数的逐年增长,印尼学生的跨文化适应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身为一名印尼留学生,笔者对来华印尼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问题感同身受,因此笔者拟对此进行研究。山东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山东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与印尼有很大的差异。近年来,来山东留学的印尼学生逐年增多,因此笔者选择了在山东的印尼留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及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调查他们在生活和学习方面存在的文化适应问题。本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综述了前人的文献研究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从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和文化等方面分析了印尼与山东的差异。第三章与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部分,主要分析在鲁印尼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调查与访谈结果、案例以及各影响因素。第五章,总结了在鲁印尼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状况并就此提出了相关的建议。笔者希望通过这五个部分全面地调查分析在鲁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问题,以期对跨文化适应理论和实践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图文】:

印尼,华裔,留学生


逡逑根据图2.1.1.邋“在鲁印尼留学生性别分析”来看,106位被调查人当中有45逡逑位是男性,占总数的42.邋45%,,而女性共有61位,占总数的57.邋55%。可以看出,逡逑在鲁的印尼学生,男性少于女性。这也体现了印尼社会的一个变化。以前印尼大逡逑部分父母都认为女性不需要读这么多书,不需要懂得太多,她们的归宿就是结婚逡逑生子,现在时代不同了,女性与男性有同样的选择权利,都可以上班、都可以选逡逑择自己想做的事。所以很多印尼女性留学生为了找份好工作,从万千道路中选择逡逑了出国留学。与此相反,很多印尼男生不愿意去国外读书,因为等他们长大了,逡逑需要继承爸妈的生意,所以他们不能离开家乡,通常是在国内发展。逡逑3.2.1.2是否华裔逡逑图3.邋2.邋1.邋2.在鲁印尼留学生是否华裔分析逡逑逦在兽印尼学生是否华裔分析逦逦逡逑否一逦i邋55逦1逡逑一逦51.89%邋丨逡逑是逦逦逦邋.......-:逦x逡逑[ ̄ ̄51邋 ̄[逡逑^逦48邋11%|逡逑I逦I逦i逦\逦I逦!逡逑0逦10逦20逦30逦40逦50逦60逡逑频率逡逑根据图2.邋1.邋2.的“在鲁印尼留学生是否华裔分析”来看

印尼,留学生,宗教信仰,被调查者


逡逑根据图2.1.1.邋“在鲁印尼留学生性别分析”来看,106位被调查人当中有45逡逑位是男性,占总数的42.邋45%,而女性共有61位,占总数的57.邋55%。可以看出,逡逑在鲁的印尼学生,男性少于女性。这也体现了印尼社会的一个变化。以前印尼大逡逑部分父母都认为女性不需要读这么多书,不需要懂得太多,她们的归宿就是结婚逡逑生子,现在时代不同了,女性与男性有同样的选择权利,都可以上班、都可以选逡逑择自己想做的事。所以很多印尼女性留学生为了找份好工作,从万千道路中选择逡逑了出国留学。与此相反,很多印尼男生不愿意去国外读书,因为等他们长大了,逡逑需要继承爸妈的生意,所以他们不能离开家乡,通常是在国内发展。逡逑3.2.1.2是否华裔逡逑图3.邋2.邋1.邋2.在鲁印尼留学生是否华裔分析逡逑逦在兽印尼学生是否华裔分析逦逦逡逑否一逦i邋55逦1逡逑一逦51.89%邋丨逡逑是逦逦逦邋.......-:逦x逡逑[ ̄ ̄51邋 ̄[逡逑^逦48邋11%|逡逑I逦I逦i逦\逦I逦!逡逑0逦10逦20逦30逦40逦50逦60逡逑频率逡逑根据图2.邋1.邋2.的“在鲁印尼留学生是否华裔分析”来看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H1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润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影响因素及对策浅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年22期

2 杨扬;;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研究──以杭州地区部分高校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年33期

3 王丹;王婷;张积家;;景颇族青少年的文化适应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06期

4 陈旦;;新媒体视域下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9年10期

5 何蓓婷;安然;;中方外派管理者的跨文化适应压力及应对机理[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9年01期

6 袁丽娟;;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问题和策略研究[J];智库时代;2019年31期

7 刘永辉;钱红艳;;在日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分析与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12期

8 张瑞芳;;来华蒙古国留学生社会文化适应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5期

9 戚学英;;在武汉巴西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现状研究[J];高教学刊;2018年04期

10 田光辉;田泽丰;;湖南省移民社区语言文化适应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东;;使命感——以积极的视角重新理解跨文化适应[A];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8年

2 彭媛媛;张晶晶;;在乐山的老挝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应对策略探析[A];决策论坛——政用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5年

3 严文华;;德国旅居者在中国的跨文化适应:质性的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4 洪建中;王坚;;来华留学生的社会支持与跨文化适应:回顾与展望[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5 刘俊振;;外派人员跨文化适应成功及其四构面评价[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6 周云水;;小民族的生计模式变迁与文化适应——独龙族社会结构变迁分析[A];共识(2009秋刊02)[C];2009年

7 严文华;;日本留学生和工作者的跨文化适应:以上海为例[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肖乐明;胡大立;曲绍民;;航海职业教育跨文化适应能力培养探讨[A];第四届广东海事高级论坛论文集[C];2012年

9 张智勇;;华中农业大学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0 李萍;;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中的心理障碍与社会行为问题研究[A];“关注省情民意、促进社会和谐”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郝雪梅;文化适应市场须坚守底线[N];陕西日报;2018年

2 周少青;文化适应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命运[N];中国民族报;2016年

3 本报记者 赵晓霞;学子如何跨过文化适应之坎?[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年

4 职员 堂吉伟德;低龄留学要做好“文化适应”[N];中国教育报;2016年

5 刘新权 武汉钢铁公司总法律顾问;企业“走出去”:文化适应比技术更重要[N];中国企业报;2014年

6 叶子;印尼华人的文化适应[N];中国民族报;2005年

7 周毅;文化维模功能与文化适应[N];学习时报;2003年

8 武汉大学 肖s

本文编号:27025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7025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3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