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字句的时态表达及相关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7 22:30
“把”字句是现代汉语句法中十分重要的一种句式,其研究一直都是汉语语法学界密切关注的课题。目前,学术界对“把”字句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但很少关注“把”字句中动词的时态表达的相关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标是深入探讨汉语“把”字句时态的表达方式,时态表达使用的语法手段,以及这些手段与“把”字句句式、句式语义之间的深层联系。本文首先对“把”字句的时态表达式进行了归纳和分析。这些表达式分别是:(1)“V+助词”式,包括:“V+着”式、“V+了”式、“V+起来”式、“V+下去”式、“V+过”式。(2)数量范畴,主要是“把”字句中出现的时量短语。“把”字句中的时量短语通过表达动作的次数、动作持续的时间、动作完成以后经历的时间来表达时态,并通过“A把B—V”结构突出突发、短时体。(3)结果范畴,主要是结果补语以及趋向补语的结果引申义,这些补语具有时态功能,表示某种完成状态。接着,通过对“把”字句动词的分类及其时间过程结构的描写,论述了“把”字句时态表达的内在机制;通过对“把”字句状语的利用机制和动词的重叠机制进行考察,确定其为“把”字句时态的补偿机制。二者一起构成“把”字句时态的表达机制。最后,本文得出...
【文章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1.1 本文的研究对象
1.1.1 以往的研究概况
1.1.2 以往研究的不足
1.1.3 新研究课题的提出
1.2 本文研究的目标、方法及意义
1.2.1 本文的研究目标
1.2.2 本文的研究方法
1.2.3 本文的研究意义
第2章 “把”字句时态表达式分析
2.1 “V+助词”式
2.1.1 “V+着”式
2.1.2 “V+了”式
2.1.3 “V+起来”式
2.1.4 “V+下去”式
2.1.5 “V+过”式
2.2 与“把”字句时态表达相关的数量范畴
2.3 与“把”字句时态表达相关的结果范畴
2.3.1 与表示结果词语的结合
2.3.2 与表示趋向词语的结合
2.3.3 与表示位移终点的介宾词组的结合
2.4 动词重叠式
2.5 小结
第3章 “把”字句时态表达的机制分析
3.1 “把”字句时态表达的内在机制
3.1.1 “把”字句动词的范围
3.1.2 “把”字句动词的时间过程结构
3.2 “把”字句中时间的补偿机制
3.2.1 “把”字句状语的利用机制
3.2.2 “把”字句动词的重叠机制
3.3 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起来”的句法变换条件及其理据[J]. 陈忠. 山东社会科学. 2006(02)
[2]成事“把”字句的句法形式及语义[J]. 岳中奇. 语文研究. 2004(03)
[3]能进入“被/把”字句的光杆动词[J]. 刘承峰. 中国语文. 2003(05)
[4]把字句的配价及相关问题[J]. 卢英顺. 语言科学. 2003(02)
[5]现代汉语“把”字句研究综述[J]. 郑杰.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2(05)
[6]把字句研究评述[J]. 刘培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4)
[7]动词的配价与汉语的把字句[J]. 范晓. 中国语文. 2001(04)
[8]“把”字句的位移图式[J]. 张旺熹!100083.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1(03)
[9]处所宾语“把”字句中动词补语的制约机制[J]. 岳中奇. 汉语学习. 2001(02)
[10]“把……给V”句式中助词“给”的使用条件和表达功能[J]. 王彦杰!100083.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1(02)
本文编号:3038642
【文章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1.1 本文的研究对象
1.1.1 以往的研究概况
1.1.2 以往研究的不足
1.1.3 新研究课题的提出
1.2 本文研究的目标、方法及意义
1.2.1 本文的研究目标
1.2.2 本文的研究方法
1.2.3 本文的研究意义
第2章 “把”字句时态表达式分析
2.1 “V+助词”式
2.1.1 “V+着”式
2.1.2 “V+了”式
2.1.3 “V+起来”式
2.1.4 “V+下去”式
2.1.5 “V+过”式
2.2 与“把”字句时态表达相关的数量范畴
2.3 与“把”字句时态表达相关的结果范畴
2.3.1 与表示结果词语的结合
2.3.2 与表示趋向词语的结合
2.3.3 与表示位移终点的介宾词组的结合
2.4 动词重叠式
2.5 小结
第3章 “把”字句时态表达的机制分析
3.1 “把”字句时态表达的内在机制
3.1.1 “把”字句动词的范围
3.1.2 “把”字句动词的时间过程结构
3.2 “把”字句中时间的补偿机制
3.2.1 “把”字句状语的利用机制
3.2.2 “把”字句动词的重叠机制
3.3 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起来”的句法变换条件及其理据[J]. 陈忠. 山东社会科学. 2006(02)
[2]成事“把”字句的句法形式及语义[J]. 岳中奇. 语文研究. 2004(03)
[3]能进入“被/把”字句的光杆动词[J]. 刘承峰. 中国语文. 2003(05)
[4]把字句的配价及相关问题[J]. 卢英顺. 语言科学. 2003(02)
[5]现代汉语“把”字句研究综述[J]. 郑杰.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2(05)
[6]把字句研究评述[J]. 刘培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4)
[7]动词的配价与汉语的把字句[J]. 范晓. 中国语文. 2001(04)
[8]“把”字句的位移图式[J]. 张旺熹!100083.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1(03)
[9]处所宾语“把”字句中动词补语的制约机制[J]. 岳中奇. 汉语学习. 2001(02)
[10]“把……给V”句式中助词“给”的使用条件和表达功能[J]. 王彦杰!100083.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1(02)
本文编号:30386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038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