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外国留学生“把字句”偏误分析研究 ——以九江学院高级班留学生为例

发布时间:2021-02-18 07:44
  现代汉语“把”字句的独特句式,使得它一直是中外汉语教学界研究的热门课题,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同样也是在学习汉语过程中,留学生感到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到目前为止,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界,学界越来越重视“把”字句的教学及研究。就汉语本体研究而言,有关“把”字句的论文著作已经不计其数。为了更好地促进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把”字句的教学,根据习得的难易顺序对外汉语教学界通常把“把”字句分为初级阶段“把”字句和高级阶段“把”字句。外国留学生在习得不同阶段的“把”字句时有不同的表现,这里我们对九江学院汉语学习已经处于高级阶段的留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考察这些留学生在高级阶段“把”字句的习得情况,试图归纳出九江学院留学生关于“把”字句习得的主要偏误类型,并分析其原因,为教学提供指导意见,使得对外汉语教学能够更加具有针对性。针对留学生对“把”字句的问卷调查,结合笔者在高校从事一线教学的工作经验,经过多方面的调查和长期的思考,系统分析了偏误的成因,并提出了几点促进留学生汉语教学的对策。首先是在教学中应当注重意义为主,整体输入;其次是教学应该从“把”字句各句式的习得顺序入手,采取由易到难...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本体研究
        1.2.2 习得研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具体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1.4.3 偏误标准的确定
        1.4.4 理论依据
第二章 “把”字句偏误分析
    2.1 谓语的偏误
        2.1.1 谓语为动补结构
        2.1.2 谓语是动词重叠式
        2.1.3 谓语是能愿动词
        2.1.4 谓语缺失或误用
    2.2 补语的偏误
        2.2.1 补语误用问题
        2.2.2 补语缺失现象
        2.2.3 其他补语搭配错误
    2.3 状语的偏误
        2.3.1 状语位置错误
        2.3.2 否定副词用于“把”字结构之后
    2.4 宾语的偏误
        2.4.1 宾语误用泛指现象
        2.4.2 宾语分处“把”和动词之后
    2.5 助词的偏误
        2.5.1 有关句末助词“了”的偏误
        2.5.2 有关时态助词“着”的偏误
    2.6 当用而未用“把”(回避倾向)
        2.6.1 普通结构
        2.6.2 V成/作/为
        2.6.3 “都/全”作状语结构
    2.7 不当用而用“把”
        2.7.1 谓语为断事动词
        2.7.2 谓语为意愿、认知或感受动词
        2.7.3 谓语为位移动词
        2.7.4 谓语为身体动作动词
第三章 偏误类型及成因分析
    3.1 偏误的类型分析
        3.1.1 “把”字句谓语动词的偏误
        3.1.2 几类补语的偏误
        3.1.3 状语的偏误
        3.1.4 宾语的偏误
        3.1.5 误用“把”字句
        3.1.6 漏用“把”字句
    3.2 偏误的成因分析
        3.2.1 母语负迁移
        3.2.2 目的语知识的过度泛化
第四章 教学对策
    4.1 整体教学
    4.2 循序渐进
    4.3 重点纠错
        4.3.1 搭配问题
        4.3.2 谓语和补语的问题
        4.3.3 语序问题
    4.4 强化语境
    4.5 重视应用
    4.6 提高素质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留学生初级阶段“把”字句的课堂教学方法研究[J]. 王春辉.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9(05)
[2]对韩汉语教学中“把”字句偏误分析[J]. 王春辉.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9(02)
[3]日本留学生“把”字句习得情况考察与探析[J]. 程乐乐.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6(03)
[4]初级阶段泰国学生“把”字句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J]. 魏红.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6(02)
[5]论“把”字句运用中的回避现象及“把”字句的难点[J]. 刘颂浩.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3(02)
[6]“把”字句的位移图式[J]. 张旺熹!100083.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1(03)
[7]留学生使用“把”字句的调查报告[J]. 余文青.  汉语学习. 2000(05)
[8]论“把”字句的句式语义[J]. 张伯江.  语言研究. 2000(01)
[9]“把”字句的句法、语义、语境特征[J]. 金立鑫.  中国语文. 1997(06)
[10]“把”字句的若干句法语义问题[J]. 崔希亮.  世界汉语教学. 1995(03)

硕士论文
[1]留学生把字句习得情况考察及其对教材编写的启示[D]. 刘利.暨南大学 2009
[2]越南学生汉语“把”字句习得情况考察分析[D]. 武阮明诗.广西师范大学 2008
[3]泰国学习者汉语常用介词偏误分析[D]. 李珊.暨南大学 2008
[4]外国人使用“把”字句的偏误分析及其对教学的启示[D]. 于金英.重庆师范大学 2008
[5]中高级阶段越南学生汉语“把”字句习得研究[D]. 吕桂云.广西民族大学 2008
[6]韩国留学生“把”字句习得研究[D]. 张武宁.南京师范大学 2007
[7]越南留学生汉语“把”字句习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莫凤华.暨南大学 2007
[8]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把”字句研究[D]. 郝茵.天津师范大学 2007
[9]泰国学生汉语习得的“把”字句偏误分析研究[D]. 魏红.云南师范大学 2004
[10]初级阶段韩国留学生“把”字句偏误分析[D]. 史立辉.延边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0392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0392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8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