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字典》水部字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5 13:58
《漢語大字典》是在現代辭書編纂理論指導下編寫出來的一部新型字典,從1975年計劃編寫到1990年八卷本全部出齊,用時15年。第一版出版後,從1999年開始正式修訂,到2010年第二版由四川出版集團、四川辭書出版社與湖北長江出版集團、崇文書局共同出版,又用時10年,卷軼浩繁,體量巨大,堪稱我國語文辭書編纂的標誌性典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辭書編纂的學術水準和文化軟實力。本文以《漢語大字典》水部字為研究對象,結合前賢時彥的相關研究成果,在詞典學、文字學、訓詁學、詞彙學等相關理論的指導下首次對《大字典》水部字整部字從收字、注音、釋義、書證等方面進行全面考察。主要從兩大角度入手,一是從辭書編纂和詞典學角度入手,將《漢語大字典》和《漢語大詞典》等(必要的時候還有《辭源》《近代漢語詞典》)大型語文辭書整部字進行綜合比較,試圖較為先行地發現兩部辭書在收字釋義和書證等方面的問題並進而探討大型語文辭書編纂和修訂方面的相關問題。二是以《大字典》本身為語言文字材料,梳理了所有水部字,從詞彙學角度對其中存在的典型的語義類聚範疇進行個案描寫。本文主要由以下四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系統梳理了近三十年來《漢語大字典》...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36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目的及意義
第二節 研究對象及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的創新性及難點
第一章 近三十年來《漢語大字典》研究回顧
第一節 關於第一版《漢語大字典》
第二節 关於第二版《漢語大字典》
小結
第二章 《漢語大字典》水部字一二版不同
第一節 字頭變化
一 增加字頭
二 删除的字頭
三 次序調整
第二節 注音變化
一 删減多餘反切
二 糾正聲調疏誤
三 標注新義今讀
四 重置音項
五 補全讀音
六 待商榷問題
第三節 釋義變化
一 增加新内容
二 删減義項
三 分設義项
四 更新義项
五 調整義项順序
六 溝通字際關係
七 音項和義項相配合
八 改動較大
九 待商榷問題
第四節 書證變化
一 規範書證
二 增加书證
三 删減書證
四 調整書證順序
五 義項和書證相搭配
六 待商榷問題
小結
第三章 《漢語大字典》與《漢語大詞典》水部字比較研究
第一節 音項設置不同
一 《大字典》比《大詞典》多音項
二 《大詞典》比《大字典》多音項
第二節 義項設置不同
第三节 義項分合不同
第四節 同一個義項歸在不同音項下
第五節 差異巨大
小結——兼談大型語文辭書編纂的幾個問題
一 要注意收字完備
二 要注意書證準確問題
三 要注意利用方言材料
四 要注意吸收近代漢語研究成果
第四章 《漢語大字典》水部字代表性範疇類聚研究
第一節 動詞類代表性範疇詞義比較研究
一 “洗滌”類
二 “涉渡”類
三 “澆灌”類
四 “淘濾”類
五 “沉沒”類
六 “漂浮”類
七 “潑灑”類
第二節 名詞類代表性范疇詞義比較研究
第三節 個案研究
個案一 漢語“澆灌”義詞彙類聚辨析及其發展演變研究
個案二 動詞“注”的灌注義發展及其成因
個案三 “潮”義大觀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一 《大字典》《大詞典》方言標注不同
附錄二 《大字典》《大詞典》字際關係溝通不同
附錄三 《大字典》水部字代表性詞義範疇類聚
致謝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次全面深入的修订——《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第一册管窥[J]. 江蓝生. 辞书研究. 2019(04)
[2]《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形同而音义不同字的研究[J]. 周丫. 汉字文化. 2017(11)
[3]《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同义对释研究[J]. 万森. 辞书研究. 2016(04)
[4]《汉语大字典·异体字表》所收籀文隶定字考察[J]. 刘美霞.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6(07)
[5]《汉语大字典》(第二版)讹误举例[J]. 吴翠翠. 汉字文化. 2016(01)
[6]浅议《汉语大字典》及《汉语大词典》中“至”字义项的分合问题[J]. 王颖. 汉字文化. 2011(06)
[7]《汉语大字典》(第2版)疒部字义项商补[J]. 彭达池,陈培楚.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1(12)
[8]“细节是魔鬼”——谈《汉语大字典》第二版的修订[J]. 苏培成. 辞书研究. 2011(05)
[9]大国大典 盛世丰碑——《汉语大字典》编纂、修订、出版历程侧记[J]. 雷华,王祝英. 辞书研究. 2011(05)
[10]《汉语大字典》第二版校勘札记[J]. 江在山,周志锋.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1(06)
本文编号:3065319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36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目的及意義
第二節 研究對象及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的創新性及難點
第一章 近三十年來《漢語大字典》研究回顧
第一節 關於第一版《漢語大字典》
第二節 关於第二版《漢語大字典》
小結
第二章 《漢語大字典》水部字一二版不同
第一節 字頭變化
一 增加字頭
二 删除的字頭
三 次序調整
第二節 注音變化
一 删減多餘反切
二 糾正聲調疏誤
三 標注新義今讀
四 重置音項
五 補全讀音
六 待商榷問題
第三節 釋義變化
一 增加新内容
二 删減義項
三 分設義项
四 更新義项
五 調整義项順序
六 溝通字際關係
七 音項和義項相配合
八 改動較大
九 待商榷問題
第四節 書證變化
一 規範書證
二 增加书證
三 删減書證
四 調整書證順序
五 義項和書證相搭配
六 待商榷問題
小結
第三章 《漢語大字典》與《漢語大詞典》水部字比較研究
第一節 音項設置不同
一 《大字典》比《大詞典》多音項
二 《大詞典》比《大字典》多音項
第二節 義項設置不同
第三节 義項分合不同
第四節 同一個義項歸在不同音項下
第五節 差異巨大
小結——兼談大型語文辭書編纂的幾個問題
一 要注意收字完備
二 要注意書證準確問題
三 要注意利用方言材料
四 要注意吸收近代漢語研究成果
第四章 《漢語大字典》水部字代表性範疇類聚研究
第一節 動詞類代表性範疇詞義比較研究
一 “洗滌”類
二 “涉渡”類
三 “澆灌”類
四 “淘濾”類
五 “沉沒”類
六 “漂浮”類
七 “潑灑”類
第二節 名詞類代表性范疇詞義比較研究
第三節 個案研究
個案一 漢語“澆灌”義詞彙類聚辨析及其發展演變研究
個案二 動詞“注”的灌注義發展及其成因
個案三 “潮”義大觀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一 《大字典》《大詞典》方言標注不同
附錄二 《大字典》《大詞典》字際關係溝通不同
附錄三 《大字典》水部字代表性詞義範疇類聚
致謝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次全面深入的修订——《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第一册管窥[J]. 江蓝生. 辞书研究. 2019(04)
[2]《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形同而音义不同字的研究[J]. 周丫. 汉字文化. 2017(11)
[3]《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同义对释研究[J]. 万森. 辞书研究. 2016(04)
[4]《汉语大字典·异体字表》所收籀文隶定字考察[J]. 刘美霞.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6(07)
[5]《汉语大字典》(第二版)讹误举例[J]. 吴翠翠. 汉字文化. 2016(01)
[6]浅议《汉语大字典》及《汉语大词典》中“至”字义项的分合问题[J]. 王颖. 汉字文化. 2011(06)
[7]《汉语大字典》(第2版)疒部字义项商补[J]. 彭达池,陈培楚.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1(12)
[8]“细节是魔鬼”——谈《汉语大字典》第二版的修订[J]. 苏培成. 辞书研究. 2011(05)
[9]大国大典 盛世丰碑——《汉语大字典》编纂、修订、出版历程侧记[J]. 雷华,王祝英. 辞书研究. 2011(05)
[10]《汉语大字典》第二版校勘札记[J]. 江在山,周志锋.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1(06)
本文编号:30653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065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