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武邑方言音系兼论汉语儿化韵

发布时间:2025-04-11 00:39
  武邑地处河北省东南部,武邑方言①属于冀鲁官话沧惠片。目前有关武邑方言的研究还很薄弱,一些有特色、有价值的方言现象还没有被挖掘出来。本文对武邑方言音系作了详细的描写,并对其比较特殊的儿化韵做了专题研究。 武邑方言的儿化韵与北京话儿化韵类型不同,本文称为“闪音型儿化韵”。本文结合整个北方方言及其历史上“儿”音值的演变、儿化韵的形成来研究这种类型的儿化韵,得出了闪音型儿化韵是边音型儿化韵和卷舌儿化韵相互竞争,相互杂糅、妥协而形成的结论。考察闪音型儿化韵的成因和演变规律,有助于研究方言之间相互接触、相互影响的过程和结果。 全文共分五部分:绪论 本部分简要介绍武邑概况及其方言的研究现状、研究趋势,本选题的研究意义,研究材料及研究方法。 一、武邑方言的语音系统 本部分简要介绍武邑方言的音系及其语音特点。 二、武邑方言语流音变 本部分简要介绍武邑方言的两字组连读变调,儿化韵及D变调现象。 三、闪音型儿化韵的成因分析 本部分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北方方言及历时语音演变重点研究闪音型儿化韵的成因。 四、小结及研究展望

【文章页数】:10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武邑概况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文研究目的及路径
    第四节 材料方法和标音说明
第一章 武邑方言的语音系统
    第一节 声母
    第二节 韵母
    第三节 声调
    第四节 声韵调配合表
第二章 武邑方言语流音变
    第一节 两字组连读变调
    第二节 儿化韵
    第三节 武邑方言中的D变调
第三章 闪音型儿化韵成因分析
    第一节 前贤研究概况
    第二节 官话中"儿"的历时演变及其儿化韵产生年代的界定
    第三节 闪音型儿化韵的成因
第四章 小结及研究展望
    1、语音方面
    2、词汇方面
    3、语法方面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40392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40392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6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