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调查及教育对策
发布时间:2025-04-15 02:37
本研究阐述了国内外关于二语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并结合中亚留学生日常的学习表现预编制了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的调查问卷,通过小范围预备测试后修改问卷进入了正式调查,对160名新疆大学的中亚留学生进行了测试,收回有效问卷134份,随后用统计学的方法对问卷数据做了相关的分析,具体结果如下:1.中亚留学生学习动机可分为文化兴趣动机、发展型动机、内在动机、学习情境动机、期望的学习能力和无动机。2.不同国籍、不同进修形式、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级别、不同学习类型的中亚留学生在学习动机各维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3.中亚留学生的文化兴趣动机、内在动机和学习情境动机与他们的学习行为有显著的正相关。 最后,本研究根据调查结果结合相关的动机理论及教育理论,对如何保持和提高中亚留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介绍
1.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目的
1.4 研究的问题
1.5 研究的对象
1.6 研究的方法
1.7 术语的定义
第二章 理论背景
2.1 心理学中的主要动机理论
2.1.1 期望价值理论
2.1.2 目标理论
2.1.3 自我决定理论
2.1.4 社会心理学理论
2.2 国外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研究
2.2.1 加德纳的动机理论
2.2.2 Clement 的语言自信心理论
2.2.3 自我决定理论和第二语言学习动机
2.2.4 Schumann 的神经生理学模型
2.2.5 Dornyei 和Otto 的动机模型
2.3 国内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研究
2.4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动机研究综述
2.5 学习动机的主要分类
2.6 小结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抽样对象
3.2 研究工具
3.3 研究步骤
3.4 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3.4.1 项目分析
3.4.2 因子分析
3.4.3 信度分析
3.5 数据的统计与处理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中亚留学生学习动机的维度
4.2 不同影响因素与学习动机维度间的方差分析
4.2.1 不同年龄阶段在学习动机各维度上的水平差异
4.2.2 不同国籍在学习动机各维度上的水平差异
4.2.3 不同级别的学生在学习动机各维度上的水平差异
4.2.4 不同进修形式的学生在学习动机各维度上的水平差异
4.2.5 不同学历的学生在学习动机各维度上的水平差异
4.2.6 不同学习类型的学生在学习动机各维度上的水平差异
4.3 学习动机维度与动机行为的相关
第五章 讨论
5.1 中亚留学生学习动机产生的社会背景
5.2 中亚留学生学习动机的维度
5.3 不同影响因素与动机各维度的关系
5.3.1 不同年龄阶段在学习动机各维度上的水平差异
5.3.2 不同国籍在学习动机各维度上的水平差异
5.3.3 不同级别的学生在学习动机各维度上的水平差异
5.3.4 不同进修形式的学生在学习动机各维度上的水平差异
5.3.5 不同学历的学生在学习动机各维度上的水平差异
5.3.6 不同学习类型的学生在学习动机各维度上的水平差异
5.4 学习动机维度与动机行为的相关
第六章 对于调节学习动机的教育对策
6.1 语言层面
6.2 学习者层面
6.2.1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不断深化成就动机
6.2.2 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自信
6.3 学习情景层面
6.3.1 编制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标准
6.3.2 建立灵活多样的课程体系
6.3.3 编写适合中亚留学生的教材
6.3.4 编纂与中亚留学生教材相配套的工具书
6.3.5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6.3.6 加强教学法的探索
6.3.7 通过提高教师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6.3.8 学会明确课堂目标
6.3.9 营造积极愉悦的课堂气氛
第七章 结论
7.1 本研究的结论
7.2 对于调节中亚留学生学习动机的建议
7.3 本研究的不足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本文编号:4039938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介绍
1.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目的
1.4 研究的问题
1.5 研究的对象
1.6 研究的方法
1.7 术语的定义
第二章 理论背景
2.1 心理学中的主要动机理论
2.1.1 期望价值理论
2.1.2 目标理论
2.1.3 自我决定理论
2.1.4 社会心理学理论
2.2 国外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研究
2.2.1 加德纳的动机理论
2.2.2 Clement 的语言自信心理论
2.2.3 自我决定理论和第二语言学习动机
2.2.4 Schumann 的神经生理学模型
2.2.5 Dornyei 和Otto 的动机模型
2.3 国内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研究
2.4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动机研究综述
2.5 学习动机的主要分类
2.6 小结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抽样对象
3.2 研究工具
3.3 研究步骤
3.4 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3.4.1 项目分析
3.4.2 因子分析
3.4.3 信度分析
3.5 数据的统计与处理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中亚留学生学习动机的维度
4.2 不同影响因素与学习动机维度间的方差分析
4.2.1 不同年龄阶段在学习动机各维度上的水平差异
4.2.2 不同国籍在学习动机各维度上的水平差异
4.2.3 不同级别的学生在学习动机各维度上的水平差异
4.2.4 不同进修形式的学生在学习动机各维度上的水平差异
4.2.5 不同学历的学生在学习动机各维度上的水平差异
4.2.6 不同学习类型的学生在学习动机各维度上的水平差异
4.3 学习动机维度与动机行为的相关
第五章 讨论
5.1 中亚留学生学习动机产生的社会背景
5.2 中亚留学生学习动机的维度
5.3 不同影响因素与动机各维度的关系
5.3.1 不同年龄阶段在学习动机各维度上的水平差异
5.3.2 不同国籍在学习动机各维度上的水平差异
5.3.3 不同级别的学生在学习动机各维度上的水平差异
5.3.4 不同进修形式的学生在学习动机各维度上的水平差异
5.3.5 不同学历的学生在学习动机各维度上的水平差异
5.3.6 不同学习类型的学生在学习动机各维度上的水平差异
5.4 学习动机维度与动机行为的相关
第六章 对于调节学习动机的教育对策
6.1 语言层面
6.2 学习者层面
6.2.1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不断深化成就动机
6.2.2 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自信
6.3 学习情景层面
6.3.1 编制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标准
6.3.2 建立灵活多样的课程体系
6.3.3 编写适合中亚留学生的教材
6.3.4 编纂与中亚留学生教材相配套的工具书
6.3.5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6.3.6 加强教学法的探索
6.3.7 通过提高教师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6.3.8 学会明确课堂目标
6.3.9 营造积极愉悦的课堂气氛
第七章 结论
7.1 本研究的结论
7.2 对于调节中亚留学生学习动机的建议
7.3 本研究的不足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本文编号:40399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4039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