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语罗布泊方言中形态多样性的成因分析
本文关键词:维吾尔语罗布泊方言中形态多样性的成因分析
【摘要】:本文以实地调查过程中收集的语料为依据,细致描写和系统分析罗布泊方言中的元音和谐和顺同化等最主要的音系特征的音系规则和发生机制,揭示出这些音系特征与罗布泊方言中丰富复杂的形态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
【作者单位】: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罗布泊方言 形态多样性 音系特征
【基金】:新疆大学博士毕业生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维吾尔语罗布泊方言长篇语料的搜集、整理与描写研究”(BS15012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H215
【正文快照】: 罗布泊方言是维吾尔语方言中使用人数最少,分布地区最窄的方言。但它在维吾尔语研究中、甚至在突厥语言研究中占特殊的地位。罗布泊方言凭其语言学方面的重要性,吸引了众多语言学家的兴趣。很多学者描写过罗布泊方言的音系特征和形态特征。他们都同意跟现代维吾尔语的其他方言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香楠;;为何沧海变荒漠? 罗布泊“大耳朵”之迷[J];文史参考;2010年23期
2 蒋秋林;;罗布泊纵横[J];摩托车;2008年01期
3 ;罗布泊科学考察学术讨论会在乌鲁木齐举行[J];新疆地理;1982年Z1期
4 冯绳武;;罗布泊的几个地理问题[J];兰州大学学报;1984年02期
5 夏雷鸣;古楼兰人对生态环境的适应——罗布泊地区墓葬麻黄的文化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03期
6 ;神秘的罗布泊[J];北方音乐;2006年12期
7 胡文康;范书财;;罗布泊:谜底正在揭开[J];新疆人文地理;2009年02期
8 夏训诚;钱毓;胡文康;范书财;;科考罗布泊:揭开自然与历史之谜[J];新疆人文地理;2011年01期
9 崔欣;;罗布泊科考获三大新突破[J];丝绸之路;2011年05期
10 朱蒙;;穿越罗布泊[J];汽车消费报告;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永;林景星;赵振宏;;新疆罗布泊地区八一泉剖面地层时代与环境[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2 朱建峰;贾鹏;聂跃平;;利用遥感与GIS对楼兰时期罗布泊水系变化分析[A];第十七届中国遥感大会摘要集[C];2010年
3 刘成林;陈永志;焦鹏程;王弭力;;罗布泊盐湖钙芒硝结晶实验与化学反应探讨[A];第八届全国矿床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刘成林;王弭力;;罗布泊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化与成钾作用[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5 吕厚远;夏训诚;刘嘉麒;秦小光;王富葆;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周力平;穆桂金;焦迎新;李敬芝;;罗布泊新发现古城与5个考古遗址的年代学初步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钱毓;罗布泊科考欲解五大悬念[N];巴音郭楞日报;2008年
2 记者 张丽;罗布泊科考七大发现令人称奇[N];新疆科技报(汉);2010年
3 本报特派记者 何涛;无水源罗布泊湖3年蒸干[N];广州日报;2010年
4 钱毓;罗布泊科考获三大新突破[N];北京日报;2010年
5 通讯员 王仁和;我州设立罗布泊地区管理委员会[N];巴音郭楞日报(汉);2010年
6 记者 武彩霞 王言彬;唤醒罗布泊[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7 本报记者 金炜;过度经济活动掠干罗布泊[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8 郑金武;罗布泊不是“游移湖”[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9 余建斌;揭开罗布泊的三大谜团[N];人民日报;2007年
10 记者 李雷;罗布泊告别 “死亡之海”[N];市场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袁磊;新疆罗布泊野骆驼种群分布时空变化与保护策略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李浩;罗布泊盐湖卤水硫酸钾矿床特征及其化学工艺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3 孙小虹;罗布泊盐湖盐类矿物特征、成因与成钾作用[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3年
4 罗超;新疆罗布泊地区末次冰期晚期的环境变化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热比古力·阿吉买买提;罗布泊方言的使用现状及濒危状况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2 雷超;19世纪罗布泊地区景观复原[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谢云波;罗布泊“耳纹”地区盐壳地球化学组成特征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7年
4 王鑫;新疆罗布泊地区古湖水成分反演[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5 王筠;罗布泊地区红柳沙包孢粉组合特征与环境变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洪蓬;罗布泊“大耳朵”地区地貌类型与盐分分布关系的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1年
7 吕凤琳;罗布泊早更新世以来沉积环境演变及其地质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8 王晓毅;中国罗布泊地区红柳沙包δ~(13)C特征与环境变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汪骏鸿;罗布泊地区红柳沙包O、H同位素特征与环境变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谢月;罗布泊红柳沙包沉积纹层环境信息提取与利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257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625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