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尾“才是”的词汇化
本文关键词:句尾“才是”的词汇化
【摘要】:文章讨论句尾"才是"的词汇化问题。考察表明语气词"才"与系词"是"的组合没有发生词汇化,与形容词"是"的组合的词汇化始于元明,成于清末民初,但短语结构的用法仍有留存。在词汇化过程中,伴随有构成成分的语法化和结构的语法化。促发"才是"词汇化的主要因素有:所处句式的变化、句尾位置的影响、构成要素"是"词类地位的下降、词语双音化的影响、使用频率的提升以及口语语体的影响。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
【关键词】: 句尾 “才是” 词汇化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汉语复句关系词语的理论解释和实际应用”(13JJD740012)
【分类号】:H146
【正文快照】: 一句尾“才是”是否已经词汇化现代汉语里的“才是”有两种用法:第一种,“是”是一个系词,“才”表强调,是一个语气副词,一般需重读,可以用于句中(如例(1)),也可以用于句尾(如例(2))。用于句尾,是由于“是”的宾语成分承前省略或隐含了,前面一般有“不是”与之对应。例如:(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左双菊;;语气词“才是”的情态义[J];汉语学报;2015年01期
2 邢福义;;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两个“三角”[J];云梦学刊;1990年01期
3 董秀芳;论句法结构的词汇化[J];语言研究;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宗洁;;从词化对比角度分析英汉“走”类动词的语义[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李素英;;也谈语气副词“其实”的形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毛向樱;;“所有”的词汇化过程探析[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4 李群;;现代汉语“动宾式动词+宾语”的搭配规律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李春霞;李晗蕾;徐国庆;;动宾式合成词的内部特征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胡斌彬;俞理明;;“再说”的词汇化和语法化[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陈访泽;苏鹰;;日语“それ+功能词”结构的词汇化趋势——以“それが”的接续词化为例[J];外国语言文学;2007年03期
8 卢普生;;语气副词“最好”的词汇化[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9 刘华丽;;弱化义副词“不大”的立体考察[J];国际汉语学报;2011年02期
10 张邱林;理论语言学方法论中的两个问题[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用源;汉语和藏语复音词构词比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俊;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志富;现代汉语领属性偏正结构及其相关句法现象[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任敏;现代汉语非受事动宾式双音复合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晓华;现代日汉情态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李更春;中国英语学习者程式语心理表征模式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7 高增霞;现代汉语连动式的语法化视角[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牛顺心;汉语中致使范畴的结构类型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9 何文忠;中动结构的认知阐释[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10 李绍群;现代汉语“名_1+(的)+名_2”定中结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敏;“难不成”的衍生过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耿冰;“实现事件”结构词汇化模式的英汉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曾检红;限制副词“只”与“X”的粘合[D];南昌大学;2010年
4 邹黎黎;《世说新语》词缀研究综述[D];吉林大学;2011年
5 刘建;《水经注》复音形容词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容书;“无X无Y”格式的句法、语义及语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迪;现代汉语“NP(受事)+状+V”中动句式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8 王君;现代汉语解注关系并列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耿;现代汉语自感词语模“V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郭思华;插入语“据说”的语法化与主观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德熙;;自指和转指——汉语名词化标记“的、者、所、之”的语法功能和语义功能[J];方言;1983年01期
2 邵敬敏;从“才”看语义与句法的相互制约关系[J];汉语学习;1997年03期
3 董秀芳;古汉语中的后置词“所”——兼论古汉语中表方位的后置词系统[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4 李小军;;语气词“好了”的话语功能[J];世界汉语教学;2009年04期
5 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才”的共时比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6 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04期
7 邢福义;;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两个“三角”[J];云梦学刊;1990年01期
8 余志鸿;;元代汉语中的后置词“行”[J];语文研究;1983年03期
9 江蓝生;后置词“行”考辨[J];语文研究;1998年01期
10 史金生;;语气副词的范围、类别和共现顺序[J];中国语文;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挺;马金山;李生;;基于词汇支配度的汉语依存分析模型[J];软件学报;2006年09期
2 李宗江;;去词汇化:“结婚”和“洗澡”由词返语[J];语言研究;2006年04期
3 徐时仪;;“一味”的词汇化与语法化考探[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年06期
4 邵敬敏;;说“V一把”中V的泛化与“一把”的词汇化[J];中国语文;2007年01期
5 盛银花;;“还有”的连接功能及其词汇化[J];语言研究;2007年04期
6 鲁克伟;韦汉;;死喻形成的多维考察——隐喻是如何被词汇化的[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刘红妮;;“一+N”的词汇化与语法化——以“一概”的个案研究为例[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刘红妮;;“一律”与“一概”的词汇化、语法化比较初探[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李雅;张建伟;;词汇的价值观念框架下的认知模式探微[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10 董祥冬;;“V+有”的词汇化进程[J];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董秀芳;;句法构式与词汇化[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2 周国辉;;实用虚化 虚用实化——语法化与词汇化的辩证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应学凤;;“不大”词汇化试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向征;曾红玲;刘思耘;;汉语不同结构惯用语的听觉词汇化研究[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岩 浙江师范大学国际学院;汉语更接近“卫星框架语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红妮;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2 应真箭;二语词汇学习软件中的词聚合效应[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朱元;汉英视觉词汇认知语义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潘明霞;汉英“身物互喻”词汇对比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5 卡丽娜;乌汉语词汇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刘晓然;双音短语的词汇化[D];四川大学;2007年
7 王洪涌;先秦两汉商业词汇—语义系统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品;人称系统中词汇与语法的互补[D];复旦大学;2011年
9 陈宝勤;汉语词汇的生成与演化[D];四川大学;2004年
10 蔡永强;汉语方位词及其概念隐喻系统[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玲玲;“V不得”的词汇化及其例证[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2 范宁;“何X”的词汇化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3 张明友;“V不得”的词汇化研究[D];汕头大学;2010年
4 崔贵兵;“V不C”结构的词汇化研究[D];汕头大学;2010年
5 李芬;双音结构“X以”的词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红云;“然+X”词语的词汇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7 沈中平;时间词“X前/后”词汇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胡珂;汉语非短语结构的词汇化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刘灵敏;否定结构的词汇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10 俞琳;英汉“自我施事”运动事件词汇化模式的对比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413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641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