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汉语表达序数范畴的语法手段与空间参照

发布时间:2017-08-09 16:29

  本文关键词:汉语表达序数范畴的语法手段与空间参照


  更多相关文章: 汉语 序数 语法手段 空间参照


【摘要】:汉语表达序数范畴的语法手段,主要有使用标记、不使用量词、变更语序、省略中心名词等4种。"第"是使用最多最广泛的序数专职标记。汉语表达序数范畴的语法手段常常离不开空间因素的作用。借助方位词标记序数时,方向对立的两个方位词可以提供空间或时间次序,能为序数表达提供一定程度上的次序参照。不使用量词,名词所指事物单个成员的个体空间就没有得到凸显,计量作用就被弱化或消除,转而表示事物的次序。基数表达式的语序总是数词在前,名词在后,这种空间顺序可以构成序数表达式的反向参照。用省略中心名词的手段来表示序数时,最重要的条件就是量词必须具有很强的空间性,能够提供一个空间位置。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武汉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汉语 序数 语法手段 空间参照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汉民族共同语在两岸的现状比较研究”(11JZD036)
【分类号】:H146
【正文快照】: 引言数量范畴是语言的重要范畴之一,数有基数和序数的区别,基数表示事物数量的多少,序数表示事物次序的先后1。相对于基数表达而言,序数表达一般是有标记的。序数不等于序数词。仅从词类来看,汉语有“基数词(Cardinal Numerals)”,但没有“序数词(Ordinal Numerals)”。汉语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艳惠,石毓智;汉语量词系统的建立与复数标记“们”的发展[J];当代语言学;2000年01期

2 邢福义;从海南黄流话的“一、二、三”看现代汉语数词系统[J];方言;1995年03期

3 大河内案宪,崔健;量词的个体化功能[J];汉语学习;1988年06期

4 储泽祥;数词与复数标记不能同现的原因[J];民族语文;2000年05期

5 王霞;储泽祥;;中国语言序数语法表达式的类别和共性特征[J];民族语文;2012年01期

6 刘宁生;;汉语怎样表达物体的空间关系[J];中国语文;1994年03期

7 徐丹;;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两对空间词[J];中国语文;2008年06期

8 储泽祥;肖任飞;;“地下”的参照体系与匹配限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霞;汉语是如何表达序数范畴的[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蒋仁萍;基数词和序数词的类型学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大为;《醒世姻缘传》中的两种山东方言结构[J];蒲松龄研究;2000年Z1期

2 张娟;;《世说新语》“以”字处置式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3 王岩;;先秦时期表结果“所以”的虚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4 周刚;连词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要略[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5 杜道流;指称、陈述理论及其对上古语法研究的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6 曾海清;;近代汉语“把与”的来源去向及其句法语义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7 褚福侠;;元曲“量词+儿”用法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8 徐江胜;;试论古汉语句子的焦点和焦点的凸显方式[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9 陶智;刘胜;;论古汉语中反身代词的转指用法[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10 史国东;近代汉语被字句结构的特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缑瑞隆;;方位词“上”“下”的语义认知基础与对外汉语教学[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2 刘丽艳;;“N+们”与其他表多数语法形式之区别[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3 赵晓伟;韩群;;单用“X是X”的语义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孙淑娟;黄国华;;“可”是不成词语素吗?——兼谈“可”的意义与用法[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路;;论“是”与“存在”[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6 赵纪元;李晗静;赵铁军;;汉语空间关系中射体识别问题的研究与分析[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刘金凤;亢世勇;;基于标注语料库的情景语义成分分析[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张小孴;;试论敦煌书仪的语料价值[A];常书鸿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C];2004年

9 祖生利;;《元典章·刑部》直译体文字中的特殊语法现象[A];蒙古史研究(第七辑)[C];2003年

10 武宏琛;;现代汉语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研究述评[A];第五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佳;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杨石乔;基于语料库的汉语医患会话修正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吴善子;汉韩反诘语气副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李红梅;韩国语范围表达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曹芳宇;唐五代量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春兰;《训世评话》语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王用源;汉语和藏语复音词构词比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谷峰;先秦汉语情态副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李凤杰;汉英对比韵律系学中的若干问题[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敏;“难不成”的衍生过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婧一;元代笔记分词理论与实践[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刘君章;现代汉语“V单+N”结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苏章海;进化与融合:中西语言学元语言关键词系统对比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杨佳;浅析《训世评话》中的兼语句[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崔显丽;《清平山堂话本》连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孙艳;汉语“A+过+O”结构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周睿;动宾式惯用语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郭敏姿;现代汉语音节语素化现象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10 胡玉国;《型世言》处置式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光斌;;遵义方言量词独立充当句法成分[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Joseph H.Greenberg;陆丙甫;陆致极;;某些主要跟语序有关的语法普遍现象[J];国外语言学;1984年02期

3 陶红印;试论语体分类的语法学意义[J];当代语言学;1999年03期

4 李艳惠,石毓智;汉语量词系统的建立与复数标记“们”的发展[J];当代语言学;2000年01期

5 Claude Vandeloise,王秀丽;《法语表达空间的方式》评介[J];当代语言学;2000年04期

6 陆丙甫;语序优势的认知解释(上):论可别度对语序的普遍影响[J];当代语言学;2005年01期

7 周祖瑶;;广西容县方言的小称变音[J];方言;1987年01期

8 邢福义;从海南黄流话的“一、二、三”看现代汉语数词系统[J];方言;1995年03期

9 陈淑梅;;鄂东英山方言的满意程度量[J];方言;2008年01期

10 罗昕如;;湖南方言中的“动词+动态助词+介宾短语”句型[J];方言;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宋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谭四华;湖南省汨罗市大荆镇三峡移民初期移民方言的词类语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湘平;现代汉语序数的考察与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蒋仁萍;基数词和序数词的类型学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旭慧;;构造小品语言幽默的语法手段[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书讯[J];中国俄语教学;1982年02期

3 周庆友;;高度重视语法手段和语法范畴的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1989年02期

4 吴龙恩;;(N)MET常考点——替代[J];英语知识;1996年05期

5 陈升源;用词汇—语法手段表示的比较意义[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90年02期

6 彭继兰;含蓄否定词析议[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7 王爱军;句子衔接的语法手段[J];阅读与写作;1998年08期

8 张月祥;;表示时间关系的语法手段——关于先时性和后时性[J];英语自学;1994年08期

9 项成东;;表示礼貌的一些常见语法手段[J];湖北电大学刊;1996年05期

10 牛永山;科技德语常用的语法手段[J];山西成人教育;199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贺学勤;;论英语语句情状动静态的相对性及其转化[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伊利拉图;《蒙古秘史》语言的语法手段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462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6462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5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