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网络时代的“谣言体”——以微信朋友圈为例

发布时间:2017-08-15 17:33

  本文关键词:网络时代的“谣言体”——以微信朋友圈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谣言研究 谣言体 微信朋友圈


【摘要】:无论古今中外,谣言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文化现象。谣言之所以易于形成并被普遍传播,是因其根植于人性,善于迎合大众的心理、情感和利益诉求,因此谣言研究是涉及现代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传播学、市场学的重要课题。从文体角度出发,聚焦分析网络时代微信朋友圈中的"谣言体",对具有典型表征的"求转发体""拟名人体""微信体"等常见的网络谣言文章用语作细致深入的考察,可以为公众在日常生活中辨识谣言,避免其造成危害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并对当下的谣言研究有所深化。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谣言研究 谣言体 微信朋友圈
【分类号】:H136
【正文快照】: “谣”之一字,从其使用的久远历史来说,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种是流传的无乐之歌,“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康熙字典》),如童谣、民谣、谣谚;一种是指不真实信息的编造与传播,如造谣、谣言、谣诼。自有人类以来,伴随着群体生活的信息交流和语言交往,谣言和谣谚就如影随形,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琼琼爱漫画;;你有没有这样一个朋友圈[J];意林;2014年06期

2 路粽子;;古代诗人们的朋友圈[J];大学生;2014年11期

3 冯雪梅;;他的朋友圈 你的朋友圈[J];青年博览;2014年14期

4 伊尔汗;;自打加入朋友圈[J];当代工人;2014年13期

5 侯飞;包明德;;朋友圈[J];草原歌声;2012年04期

6 Eleanor Roosevelt ,曹顺发;朋友圈[J];大学英语;2003年01期

7 聂进;;带妻子走进朋友圈[J];爱情婚姻家庭(生活纪实);2012年Z1期

8 佚名;;更新朋友圈[J];政府法制;2010年30期

9 大贤;;你是点个赞还是点个赞呢[J];意林;2014年10期

10 黄思琪;;浅析微信朋友圈“语录启迪”型文本修辞特色[J];青年文学家;2014年2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66万“培训饭”吃出什么“朋友圈”[N];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

2 胡婕 本报记者 薛庆元;朋友圈变生意圈 微信购物难维权[N];中国消费者报;2014年

3 75260部队 刘文彦;“朋友圈”里有政治[N];解放军报;2014年

4 向炜;警惕“朋友圈”中的媚俗营销[N];人民日报;2014年

5 记者 聂超;微信“朋友圈”化身众筹平台[N];扬州日报;2014年

6 侯金亮;让父母加入“朋友圈”[N];重庆日报;2014年

7 张丹;警惕朋友圈成为传销温床[N];陕西日报;2014年

8 盛人云;别在朋友圈“胡诌” 让微信摆脱“微信”尴尬[N];上海法治报;2014年

9 宗宁文;微信朋友圈的生意经[N];企业家日报;2013年

10 记者 孙阳;微信朋友圈现天价“招聘中介”,,是骗局?[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潘广芝;熟人社会的隐喻与延伸[D];辽宁大学;2015年

2 唐金杰;微信朋友圈的人际互动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欧阳th茹;微信朋友圈用户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4 李照;微信朋友圈信息分享行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5 李晨旭;微信“朋友圈”交往方式的社会学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4年

6 郭禹汐;微信“朋友圈”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7 杨松儒;微信朋友圈的个人隐私保护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794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6794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6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