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视角下看语言以及文化之间的关系
本文关键词:词汇视角下看语言以及文化之间的关系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部分语言教育专家认为,语言与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但是从某些方面来讲,文化对语言又有一定的制约性,语言可以准确反映出某个民族在不同时期的文化背景,以及该背景下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想要学习某个民族的语言,首先应对其民族文化进行深入了解,此外想要学习某民族的文化,同时也应先对其民族的语言进行充分掌握,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习该民族语言与文化的有效性。本文主要对词汇视角下语言及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阐述。
【作者单位】: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
【关键词】: 词汇视角 语言 文化 关系
【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专项课题《生态视角下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编号XJK12YYB04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05
【正文快照】: 引言文化是丰富多彩的,语言也是各式各样的。由于不同民族的文化与语言有一定的差异性,使得不同文化之间交流常常会出现困难。不同民族产生语言的文化背景不同,因此不同文化背景、语言的人在进行交流时,容易出现缺乏共同语言而难以交流的情况,如中国人见面时,轻拍小孩头部,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邱庆山;;论语言词汇与民族文化的镜像关系[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0期
2 林国标;;传统文化的四种类型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同影响[J];湖湘论坛;201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秀云;;彝-汉语四方方位词的理据异同探析[J];毕节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2 李翼;;语义场在法语词汇教学中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8期
3 林国标;;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大众化一体化发展[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4 于桂梅;;从汉语词汇看文化与语言的关系[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莹莹;来华美国留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失误及原因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伍铁平;从语言学的领先地位谈到它在方法论上对哲学研究的意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03期
2 朱文旭;;凉山彝语及其文化因素[J];民族语文;1992年06期
3 刘宝俊;比较词源学研究四例[J];民族语文;1999年02期
4 郑师渠;;近代的文化危机、文化重建与民族复兴[J];近代史研究;2014年04期
5 宋鲁郑;;中国创造新的制度文明[J];红旗文稿;2013年22期
6 刘宝俊;民族语言学论纲[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儿;中国文化绝非与自然和谐的文化[J];体育文化导刊;2001年05期
2 张竞;论市场经济中的文化创新[J];学术交流;2001年01期
3 于力;浅谈大众文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4 张勤;从悟性文化向契约文化的转变——实现民族性格的现代成熟[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5 刘明景;谈谈“文化”的概念和特点[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6 张健,王明红;大众文化的流行与"庸俗化"及"媚俗[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 张静蓉;文化创新及其实现机制[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01期
8 万智炯;从现象学的角度看大众文化的哲学成因[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S1期
9 潘承玉;越文化研究纲要[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10 姜奇平;冷文化与热文化的区别[J];互联网周刊;2003年3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风平;;区域文化对创新能力的影响[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9年
2 李翠玉;文洪朝;;市场经济视角下的文化建设[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3 杨福泉;;再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危机——以云南省为例[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俞岚;;浅论领导在工商文化建设中的作用[A];浙江工商行政管理文化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作清;;黑龙江文化的发展、特点与创新[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三[C];2005年
6 张鑫;;黑龙江精神文化初探[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三[C];2005年
7 陈易洲;邹聪顺;;漳州文化特征浅析——兼谈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互动[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5年
8 杨宜勇;董进修;;澳门文化产业前景与定位分析[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张华;郑长兴;;研究所文化建设刍议[A];上海科技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才管理研究会论文选编第九辑[C];2002年
10 张守智;;民博会——长春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品牌[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淑洁;文明对话与世界文化的和谐发展[N];人民日报;2005年
2 刘满衡;和谐社会对文化的诉求[N];深圳特区报;2005年
3 朱震晓;文化兴市战略助推文化产业发展[N];安阳日报;2007年
4 范丽霞;在全市纪念第二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上的讲话[N];长治日报;2007年
5 张敬华;制订文化发展战略 推动和谐文化建设[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6 孟宪政;走湘西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之路[N];团结报;2006年
7 简雄;激发苏州文化发展活力[N];苏州日报;2007年
8 张先亮 戢广南;文化认同: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之魂[N];新疆日报(汉);2009年
9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闽都文化》写的序言 黄瑞霖;弘扬闽都文化 焕发首邑风采[N];福建日报;2009年
10 姜海如;谈气象文化建设的五个特征[N];中国气象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杨洋;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界定与评价[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2 白芸;理解学生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张允熠;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D];南开大学;1997年
4 王云芳;迁徒流变中的文化传统:境外鲁籍作家创作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刘艺;镜与中国传统文化[D];四川大学;2002年
6 周桂君;现代性语境下跨文化作家的创伤书写[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朱逸宁;江南都市文化源流及先秦至六朝发展阶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8 郑葳;教育心理学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斌兰;文化差异与文学翻译障碍及其对策[D];广西大学;2002年
2 付水晶;赫哲族鱼文化[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袁明亮;论文化与司法职业的融合与提升[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4 刘佳;中英花卉词语文化内涵之对比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4年
5 邓丽慧;文化视境下的明星图书[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缪小亮;新时期中国廉政文化建设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牛玉西;畲族与客家的文化互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8 张志坚;酒熟语及其文化精神[D];内蒙古大学;2011年
9 颜廷武;品牌文化的生成与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高广元;关于我国大学文化的分析与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8447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844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