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论模糊语的言语交际与语用功能探索

发布时间:2017-09-15 05:23

  本文关键词:论模糊语的言语交际与语用功能探索


  更多相关文章: 语言学 模糊语言 合作原则 语用理论


【摘要】:模糊语的研究近年来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尤其是语用学家对其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笔者基于现有理论对模糊语言的分类、定义予以概述,以合作和礼貌原则为基础,通过研究对言语交际中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视角进行研究并解释了这一语言现象。
【作者单位】: 江苏省宿迁学院;
【关键词】语言学 模糊语言 合作原则 语用理论
【分类号】:H03
【正文快照】: 引言作为人类思维和交际的工具,语言是一种音义一体的庞大的符号体系。在这个符号系统中,音义结合的单位非常之多,且有些语义清晰,有些语义却十分模糊,并非所有的人类语言语义都是清晰的,因为模糊也是其中的基本属性之一,二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共同成为对方存在的前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亚欣;语用含糊的元语用分析[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王辉;;说话人视角下善意谎言的语用分析[J];语文建设;2012年24期

3 潘涌;;积极语用:21世纪中国母语教育新观念(二)[J];语文建设;2013年05期

4 张芬香;;语用预设的语篇功能与策略探究[J];语文建设;2014年29期

5 李海林;;致力于语用教育实践探索是当务之要[J];语文建设;2014年3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红;;浅论《红楼梦》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2 林晓纯;;商务信函中英语模糊语言的语用翻译策略[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3 胡健;试论模糊语义的特征[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4 李萍,郑树棠;中英模糊限制语语用功能探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5 周方珠;;论元散曲翻译中的模糊再现[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褚雅芸;;《红楼梦》中模糊修辞的运用及两种英译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7 秦勃;;谈翻译中模糊对等的必要性[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8 陈亚琼;;模糊语言在商务英语中的应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朱海燕;;探析《老人与海》中文学语言的模糊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10 王永忠,潘安;汉语成语中数字模糊性的理解及其行文翻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琛;;简析英语模糊语言的语用价值[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项秀珍;;外交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人际意义——以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为例[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邹玉婷;;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及其翻译策略[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4 夏远利;;法律语言中词语的模糊语义现象及其翻译原则[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5 朱国廷;;试论模糊学在高考作文判卷中的价值与应用[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6 胡敏;;词义模糊与教学(英文)[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黄菊;;法语广告语言中的模糊现象及其语用功能探析[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胡伟丽;;从《红楼梦》译本看模糊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李月菊;;The Communicative Functions of Fuzzy Terms in Business Writing[A];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的中国视角——第四届中国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闫琳琳;;模糊综合评判法在翻译质量评估中的应用——以《卡拉维拉县的跳蛙》为例[A];第十四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春秀;现代俄语同义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施佳胜;经典 阐释 翻译——《文心雕龙》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冯军;论外宣翻译中语义与风格的趋同及筛选机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张爱珍;模糊语义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熊德米;基于语言对比的英汉现行法律语言互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可兴;生成性体育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颖;汉语矛盾格的多维观照[D];安徽大学;2011年

8 许焕荣;基于投射的隐喻篇章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窦卫霖;中美官方话语的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田小勇;文学翻译模糊取向之数字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建林;基于语料库的国际英语学习者书面语中使用模糊限制语的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骆忠武;外交歧义:特点及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彭Z,

本文编号:8545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8545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4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