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修辞主体构建修辞的现象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15 06:40

  本文关键词:修辞主体构建修辞的现象学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现象学 修辞主体 意向性 生活世界


【摘要】:本文通过现象学的悬搁一切存疑的经验、判断,还原无论是文本还是言辞的修辞表象,达到直观意识层面的修辞现象,我们会发现“修辞主体”这个在修辞活动中起决定作用的主导对象,会看到“修辞主体构建修辞”这个本质的修辞现象,当我们运用现象学的描述方法,让现象自身来说话,解释内在的修辞构建原理的时候,才能够揭示修辞的意义,真正达到一种朝向修辞本身的研究。现象学的“悬搁”、“还原”、“意向性”、“生活世界”等理论具有方法论的意义,被广泛应用到心理学、美学、教育学、文艺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中。修辞学在“究其所以然”上面引入现象学的方法,悬搁一切自然思维的理论、判断,把修辞现象还原为人的意识构造的产物,反思构造的意向性内涵,体验生活世界中修辞的意义,将是认识修辞本质的又一次探索,对修辞学的“深度”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现象学 修辞主体 意向性 生活世界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0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第一章 绪论7-11
  • 1.1 课题来源7-8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8-10
  • 1.2.1 国内研究现状8-9
  • 1.2.2 国外研究现状9-10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0-11
  • 1.3.1 研究的目的10
  • 1.3.2 研究的意义10-11
  • 第二章 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和代表理论11-18
  • 2.1 现象学的研究方法12-15
  • 2.1.1 悬搁12-13
  • 2.1.2 还原13-15
  • 2.2 现象学的代表理论15-18
  • 2.2.1 意向性15-16
  • 2.2.2 生活世界16-18
  • 第三章 悬搁修辞事实还原修辞本质18-28
  • 3.1 悬搁修辞事实19-20
  • 3.2 还原修辞本质20-28
  • 3.2.1 修辞主体21-24
  • 3.2.2 修辞现象24-28
  • 第四章 修辞的构建原理28-32
  • 4.1 意向性的主导29-30
  • 4.2 意向性的充实30-32
  • 第五章 修辞存在于生活世界32-36
  • 5.1 生活世界的修辞33-34
  • 5.2 修辞的生活世界34-36
  • 结论36-37
  • 注释37-38
  • 致谢38-39
  • 参考文献39-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稼祥;;漫话修辞过程与生成技巧[J];当代修辞学;1987年06期

2 高万云;修辞术论略[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陈茂新;修辞与翻译[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4 段曹林;网络时代的修辞变革[J];汕头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5 汪建峰;掀起修辞的盖头来——读刘亚猛教授《追求象征的力量——关于西方修辞思想的思考》一书有感[J];外国语言文学;2005年03期

6 宗守云;试论文本修辞和话语修辞[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李万杰;;试论修辞的基本规律[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8 胡习之;;修辞分析论[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01期

9 邓志勇;杨永春;;美国修辞批评:范式与理论[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0 林景鸿;;修辞责任的游动性及其调控机制探析[J];龙岩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宗守云;;试论文本修辞和话语修辞[A];修辞学新视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蒋有经;;汉语模糊修辞的文化阐释[A];福建省语言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蒋有经;;汉语模糊修辞的文化阐释[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上)[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中共株洲市委常委 宣传部长 张雄;政治修辞也是执政力[N];光明日报;2012年

2 黎运汉;成功的开拓性新著[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马惠玲;汉语“双重意义修辞”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2 陈小慰;翻译研究的“新修辞”视角[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谢元春;女性修辞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婷婷;修辞知识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析[D];闽南师范大学;2015年

2 金明鑫;网络危机公关修辞与传播效果[D];南京大学;2014年

3 董文俭;中国语境下法律修辞的现代走向[D];苏州大学;2016年

4 沈小琴;中美主流媒体关于中日钓鱼岛争端社评的DCI模式修辞对比分析[D];郑州大学;2016年

5 牛帆;习近平总书记(2012-2015)讲话的政治修辞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6 金不换;网络修辞的直观视觉性特征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6年

7 卜放;修辞主体构建修辞的现象学分析[D];长春理工大学;2016年

8 刘彦卓;论修辞行为的动机与目的[D];黑龙江大学;2010年

9 娄炜利;修辞运行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刘云平;广告中的模糊修辞[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549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8549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4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