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普代克“兔子系列”小说特点的语料库文体学研究
本文关键词:厄普代克“兔子系列”小说特点的语料库文体学研究 出处:《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厄普代克 “兔子系列”小说 语料库文体学 语义域
【摘要】:通过构建厄普代克"兔子系列"小说语料库与厄普代克其他类型小说语料库,对其进行关键词提取并对比发现:作品主题较多围绕家庭关系与两性关系;故事背景为美国城镇,贴近20世纪中期美国中产阶级生活,时代气息浓郁;作者较多使用动词现在时态形式,缩短读者与人物距离,使情节更加真实可感。本文采用语料库研究方法对"兔子系列"小说进行量化研究,旨在验证并挖掘其特点,同时推动基于语料库文体学对于文学作品研究的进程。
[Abstract]: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Updike "rabbit" series novels of Updike and other types of corpus corpus, the keyword extraction and comparison: the theme of many around the family relations and gender relations; the story background for us Town, close to the middle of twentieth Century America's middle class life, rich flavor of the times; the author used the present tense verb forms, shorten the readers and the characters of distance, make the plot more realistic. This paper uses the corpus based approach to quantify the "rabbit" series of novels, in order to verify and excavate its characteristics, while promoting corpus based Stylistics for literature research process.
【作者单位】: 天津科技大学;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一、引言约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作为美国当代小说家、诗人、评论家,出版了包括长篇小说、诗集、文学评论、戏剧剧本等50余部作品,在其小说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则是“兔子系列”小说。“兔子系列”小说通过描写绰号为“兔子”的男主人公哈利安斯特朗从26岁到55岁的人生历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严蓓雯;;厄普代克与英国文学[J];外国文学评论;2009年02期
2 韩久全;张英莉;;荆棘鸟的理想与磨难:谈厄普代克的政治观[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09年01期
3 唐志钦;;国内约翰·厄普代克研究评议及研究新思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4 哈旭娴;;国外厄普代克研究专著综览[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哈旭娴;;厄普代克作品中的电影叙事[J];电影文学;2011年14期
6 杨伶俐;;试析厄普代克小说中的道德与信仰[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7 叶容;;厄普代克《贝赫回头》[J];读书;1983年05期
8 侯毅凌;约翰·厄普代克和他的两部获奖小说[J];外国文学;1998年02期
9 王冰洁;;约翰·厄普代克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10 伏尔克·哈格,亚历克桑德·奥桑,徐莉;“我们曾经失去过控制”——厄普代克访谈录[J];译林;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彭思嘉;;逃避与追寻——论厄普代克《兔子,跑吧》之“跑”的双重性[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钱程;约翰·厄普代克与艺术的不解之缘[N];中华读书报;2006年
2 张瑞红;约翰·厄普代克的人生观[N];文艺报;2011年
3 胡朗;厄普代克的三大秘密[N];深圳商报;2003年
4 邹海仑;厄普代克《早期故事集:1953-1975》出版[N];中华读书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王胡;厄普代克旧作获福克纳奖[N];中华读书报;2004年
6 记者 康慨;厄普代克的劲笔[N];中华读书报;2009年
7 匡咏梅 《世界文学》编辑;爱,,小口小口舔[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8 邱华栋;约翰·厄普代克写作的三大秘密[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9 康慨;美国书展聚焦互联网和数字化[N];中华读书报;2007年
10 见习记者 彭德倩;艺术真谛在于隐含的痛[N];文学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靳涵身;重写与颠覆—约翰·厄普代克“《红字》三部曲”之互文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冰洁;现代人的精神危机-《圣洁百合》的拉康式解读[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张叶蕾;焦虑的兔子[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3 李若白;厄普代克《兔子,跑吧》评析[D];内蒙古大学;2011年
4 王弋璇;约翰·厄普代克小说中的女性世界[D];郑州大学;2005年
5 薛伟;约翰·厄普代克作品中的哲学思辨[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6 谷婷婷;由对立到融合—厄普代克小说中的宗教主题探讨[D];安徽大学;2004年
7 田新科;论约翰·厄普代克对女性意识的探寻[D];河北大学;2009年
8 厉彦花;论厄普代克在《兔子,跑吧》中的宗教观[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刘玲玲;约翰·厄普代克与索伦·克尔凯郭尔[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孙慧珍;对厄普代克《兔子,跑吧》和《兔子归来》的女性主义解读[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681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368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