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经验作为严歌苓小说写作资源的限度
本文选题:严歌苓 + 移民经验 ; 参考:《兰州学刊》2016年09期
【摘要】:移民经验曾经是严歌苓最为重要的小说写作资源。长期的移民经历不仅使严歌苓获得了丰富的异国生存体验,也在她的小说中留下了多重深刻的印记。她小说的题材与主题都在出国后发生了脱胎换骨式的转型。移民的艰辛生活与心路历程成为她这个时期最重要的小说题材之一。严歌苓小说对女性及同性恋者等边缘和弱势群体的特别关注,语言上注重对外语和方言的学习等,都与她的移民经验直接相关。移民经验在成就严歌苓的同时,也给她的小说创作带来某些束缚与限制。近年来的严歌苓小说,因为中国本土经验的匮乏而逐渐显出疲态,有些国内题材小说的真实感大不如前。如何更好地处理移民经验与本土经验之间的关系,是严歌苓不得不认真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Abstract]:Immigration experience was once the most important resource for Yan Geling's novel writing. Long-term immigration experience not only made Yan Geling get rich foreign living experience, but also left many deep imprints in her novels. The themes and themes of her novels have undergone a transformational transformation after going abroad. The hard life and mental process of immigrants beca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hemes of her novels in this period. Yan Geling's novels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marginal and vulnerable groups such as women and homosexuals,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study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dialects in language, all of which are directly related to her immigrant experience. The immigrant experience not only achieved Yan Geling, but also brought some restrictions and restrictions to her novel creation. In recent years, Yan Geling's novels, because of the lack of local experience in China, gradually show fatigue, some domestic novels are not as true as before. How to better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migration experience and local experience is a problem that Yan Geling has to seriously face and think about.
【作者单位】: 陕西理工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学地理学基础理论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3XZW002)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虹;;“无非男女”与“无色之情”——关于严歌苓的海外小说及其他[J];名作欣赏;2013年31期
2 郝雪雯;;严歌苓小说近十年来研究综述[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3 孙笑尘;;严歌苓 电影想更理想,必须和文学结合[J];电影;2011年09期
4 阿申申;;严歌苓“陆犯焉识” 怎么伤就怎么写[J];普洱;2013年08期
5 南翔;心灵有负的证明——严歌苓小说的美感结构[J];华文文学;2002年02期
6 王列耀;女人的“牧”、“被牧”与“自牧”——严歌苓《雌性的草地》赏析[J];名作欣赏;2004年05期
7 胡静;关于生存与人性的对话——对严歌苓《无出路咖啡馆》的一种解读[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4年03期
8 李培;雌性的魅惑——试析严歌苓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独特内涵[J];华文文学;2004年06期
9 宋微;人在边缘——论严歌苓旅外小说中的女性形象[J];职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10 沈榆玮;;浅谈严歌苓小说《小姨多鹤》中“文革”的书写[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2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君娜;严歌苓:我有一个同情的耳朵[N];解放日报;2013年
2 胡皓;看新华先锋如何打造严歌苓[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年
3 整理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夜雨;严歌苓:作家要打开“同情”的耳朵[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4年
4 刘金祥;危险地带的情感迟早会崩盘[N];黑龙江日报;2014年
5 黄德海;傲慢,以及假花的秘密[N];文学报;2012年
6 祁建;在海外写作[N];中华合作时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高艳鸽;当今很多女性被“概念”毒化了[N];中国艺术报;2013年
8 朱白;矫情和失真的“好美”[N];东方早报;2014年
9 刘悠翔;《毕业歌》:严歌苓的想法和“唱法”[N];文汇报;2014年
10 戴瑶琴;心,仍是一座城[N];文艺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富莲;论严歌苓小说中的女性形象[D];安徽大学;2012年
2 肖雨竹;跨媒介视野下的严歌苓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3 郑雪;严歌苓小说中的女性形象[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4 杨琬玲;论严歌苓小说的空间政治[D];沈阳师范大学;2015年
5 孙叶青;严歌苓小说的苦难与救赎主题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5年
6 张玲;性别与叙事—严歌苓作品的电影改编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7 孙然;论严歌苓长篇小说的精神品格[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8 王晓倩;严歌苓小说的悲剧叙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9 于海;历史与人性的深度挖掘[D];杭州师范大学;2016年
10 陈晨;一首人性的赞美诗[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999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999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