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堂吉诃德在中国”与“中国的堂吉诃德”

发布时间:2018-06-11 19:47

  本文选题:堂吉诃德 + 世界文学 ; 参考:《鲁迅研究月刊》2016年05期


【摘要】:正一、契合与译介:"堂吉诃德在中国"《堂吉诃德》是西班牙著名小说家塞万提斯的代表作之一。本书全名为《拉曼却的机敏堂·吉诃德传》,共分两部,第一部出版于1605年,第二部出版于1615年,被誉为西方文学史上第一部现代小说,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经典之作。《堂吉诃德》在中国的翻译可谓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据相关史料记载,早在1908年左右,鲁迅和周作人在日本留学时期就阅读过《堂吉诃德》的
[Abstract]:"Don Quixote in China" Don Quixote is one of the masterpieces of the famous Spanish novelist Cervantes. The full name of this book is "the Story of Maomin Hall Quixote", which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first one was published in 1605 and the second in 1615. It is regarded as the first modern novel i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literature. The translation of Don Quixote in China has undergone a long and tortuous process. According to relevant historical records, as early as 1908, Lu Xun and Zhou Zuoren had read "Don Quixote" while studying in Japan.
【作者单位】: 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鲁迅与二十世纪中国研究”(11AZD066) 信阳师范学院“南湖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
【分类号】:I1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涂莉琼;城市报语言暴力分析[J];新闻前哨;2005年Z1期

2 卫公;鲁迅与创造社关于“革命文学”论争始末[J];鲁迅研究月刊;200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伍彩红;刘雁;姜志连;谭佳琦;朱进;汪青;蒋碧华;肖佳;李妮吉娜;肖扬帆;;“非暴力沟通”在护患沟通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6年06期

2 禹权恒;;“堂吉诃德在中国”与“中国的堂吉诃德”[J];鲁迅研究月刊;2016年05期

3 杨偃成;;关于网络暴力语言界定与分类的探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年03期

4 贾辰飞;;创造社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传播[J];郭沫若学刊;2015年04期

5 赵惠霞;贾辰飞;;留日学生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传播及影响——以创造社为例[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6 贾辰飞;;创造社对鲁迅的围攻及影响[J];文教资料;2015年20期

7 曾静;;论《语丝》的话语空间构建及自我媒介领袖意识[J];华中传播研究;2015年01期

8 安昊;;部分中国农村初中生家庭语言暴力调查——以山东省日照市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4年07期

9 刘忠;;《语丝》对周氏兄弟的倚重及“语丝文体”的形成[J];中州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10 徐续红;;“将他诱进水里去,淹得他两眼翻白”——鲁迅序跋与成仿吾[J];上海鲁迅研究;2012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冯乃超;;鲁迅与创造社[J];新文学史料;197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德恩;;论堂吉诃德之死[J];外国文学;2010年06期

2 宋青松;;堂吉诃德[J];音乐生活;2011年03期

3 王艳;;生活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堂吉诃德[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01期

4 孟宪强;;堂吉诃德不是骑士的典型形象[J];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01期

5 王央乐;;堂吉诃德出门的时候[J];读书;1986年11期

6 易晓明;关于堂吉诃德形象的几点思考[J];湘潭大学学报(语言文学论集);1987年S1期

7 戚小莺;一个“永远前进的形象”——堂吉诃德[J];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91年04期

8 刘武和;;堂吉诃德性格形成的再探讨[J];昆明师专学报;1991年03期

9 杨传鑫;论堂吉诃德形象[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5期

10 傅波;试论堂吉诃德形象的模糊性[J];安顺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澜;堂吉诃德的领导力课程[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2 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 余昌国;班牙开发“堂吉诃德之旅”的启示[N];中国旅游报;2005年

3 陈众议;永远的堂吉诃德[N];中华读书报;2004年

4 赵齐;奥巴马与堂吉诃德[N];国际商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毛俊玉;创业、理想及堂吉诃德[N];中国文化报;2013年

6 华东师大出版社社长 朱杰人;大学出版社的后改制时代[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7 谭桂生;“七幕人生”的堂吉诃德们[N];中国联合商报;2013年

8 张巍;性格·于现实与想象之间[N];中国艺术报;2011年

9 贺绍俊;乡村走出个清醒的堂吉诃德[N];文艺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康慨;堂吉诃德巡行西班牙不为风车为阅读[N];中华读书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丁卓;堂吉诃德形象的多重解读[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会;存在的镜像:堂吉诃德“冒险”精神美学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3 路全华;阿Q:变通到中国的堂吉诃德[D];天津师范大学;2004年

4 梁月倩;“堂吉诃德”在18、19世纪的英国[D];黑龙江大学;2004年

5 张玮;小说到电影[D];山西大学;2012年

6 麦思克;“迂狂文士”与“疯癫骑士”[D];西南大学;2012年

7 杭海;论《诺斯托罗莫》中的哈姆雷特/堂吉诃德二分现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0064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0064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8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