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拉辛悲剧中的皇后形象探究

发布时间:2020-03-29 08:23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皇后”这一戏剧角色在拉辛悲剧中的形象与作用。“皇后”是拉辛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戏剧人物,通常出自希腊神话或罗马历史。在古典时代,悲剧是一种传统的规则化体裁,但也体现了当时大时代的风俗与习惯。在这样的条件下,剧作家必须适应17世纪观众们的心理需求,使皇后们的人物形象贴近当时的生活,使她们成为悲惨而经典的法国皇后。与此同时,拉辛悲剧中的皇后这一角色往往具特殊的复杂性和极致的魅力。她们与各种类型的戏剧角色相互交错。她们是剧中痛苦的女主人公,徘徊中在爱与自身责任对她们所施加的义务之间。她们是拉辛式激情的支柱,唤起了观众的情感,使他们在愉悦中获得教化。这就是作者为这个戏剧角色带来的创新之处。本文主要分析1667年至1677年间写的拉辛三部杰作中的三位皇后。这三部悲剧分别是《安德洛玛克》,《菲德尔》,和《布里塔尼居斯》。第一部分比较了拉辛戏剧中的皇后形象和古希腊罗马时期作品中的皇后形象。拉辛为这个角色带来的修改和微妙的差别。根据古典美学,作者让他的皇后不那么可憎和卑微,而是更加优雅与迷人。她们变得复杂,具有多面性格,同时结合了激情和理性于一身。在第二部分中,我们研究拉辛如何在古典悲剧中为皇后的角色带来创新,以丰富古典戏剧。考虑到真实性和适当性的理论,拉辛为赋予了他的皇后们提古典主义的品味。作为戏剧情节的关键,是她们常常触发致命的机器。她们像是被困在迷宫中,面临着爆发危机和艰难的处境。国王本该是最亲近她们的角色,却常常不在场,抑或是处在与她们敌对的阵营中。除了阻碍她们的国王之外,在她们身上,皇后,妻子和母亲这三重难以相容的身份,也时常令她们举步维艰。本文最后一部分深入探讨了拉辛戏剧中的皇后角色与悲剧机制之间的联系。在拉辛的戏剧世界中,正是女性角色承受了悲剧结点的重压,决定戏剧的展开与走向。皇后这一人物形象具有双重性。她们既是受害者,也是侩子手。不仅自身受到爱与激情的折磨,她们同时也使其他角色陷入激情的漩涡,造成了悲剧性的结局。在古典悲剧的舞台上,拉辛的皇后是微妙的、复杂的、富有情感的。她们拥有迷人的女性特质,也暗藏着阴暗的人格。这一角色充分体现了拉辛悲剧的魅力所在。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565.0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祯;;简论拉辛笔下的女性世界[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年28期

2 刘宏;刘微娇;;文法拉辛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的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4年08期

3 壮亚峰;陈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吲哚拉辛含量[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4 钟晓文;;结构与精神分析双重视域下的作家与文本批评——析罗兰·巴尔特的《论拉辛》[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5 高鹤佳;;评《拉辛与莎士比亚》[J];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6 谢·沃罗宁 ,杨艳丽 ,陈小瑞;不幸的维佳[J];苏联文学;1989年02期

7 屠格涅夫;;木木[J];意林;2012年08期

8 王春红;;浅析《木木》中盖拉辛的心灵旅程[J];青年文学家;2013年33期

9 张宁;;斯金卡·拉辛[J];歌曲;2000年12期

10 亚·纳甫罗茨基;;斯捷潘·拉辛之崖[J];世界文学;197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吴霞明;;格拉辛纸研究与开发的关键技术[A];华东七省市造纸学会第二十七届学术年会暨山东造纸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珊 张猛 史金茹;“拉辛秀巴”被评为“世界树龄最长的巨柏”[N];西藏日报(汉);2019年

2 张小兰;研究阿富汗历史必须了解中国文化[N];中国文化报;2004年

3 《人民教育》记者 刘然;让学生受到最好的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4年

4 简·伯德;小企业如何以小搏大[N];中国证券报;2005年

5 记者 康行远 通讯员 邬见明;民丰特纸格拉辛纸项目开工[N];嘉兴日报;2011年

6 文宣 马怡运;励小捷会见阿富汗信息与文化部部长拉辛[N];中国文物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常虹;大运汽车一次性签订25亿元外贸大单[N];中国工业报;2010年

8 闻一;特供委员会在行动中[N];学习时报;2010年

9 本报特约记者 臧文茜;内忧外患拖垮尤科斯 一旦破产难逃哄抢命[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10 ;除草剂让男人不知不觉变性[N];大众科技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梁梦迪;拉辛悲剧中的皇后形象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年

2 袁效辉;拉辛悲剧中的性别意识[D];河南大学;2006年

3 黄金华;“可读性”与“可写性”的划界与越界[D];南昌大学;2014年

4 钱晓燕;论“费德拉”和“希波吕托斯”神话故事的改编与比较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08年

5 李琛琛;激情与理性——欧里庇得斯与拉辛相同题材古典悲剧的比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057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6057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c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