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与重构:西方后现代戏仿的美学批判
发布时间:2020-03-29 08:48
【摘要】:戏仿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创作形式,它是通过对一个文本或多个文本带有反讽、戏谑意图的模仿和改写,从而生成的新的作品。戏仿是后现代最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它不仅标志着对艺术形式脱胎换骨的改造与革新,也体现出艺术创作方式的“狂欢化”现象。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戏仿不再局限于纯粹的文艺领域,它取材广泛、形式灵活多变,有着强烈的批判价值,乃至它与当代西方文化语境变迁、文艺理论、意识形态等等都有着密切的关联,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因此,结合戏仿现象探讨后现代戏仿的美学批判,对西方后现代戏仿理论进行基本梳理,有助于我们从理论的角度认识后现代戏仿的形式与功能,正确认识丰富的后现代戏仿现象中的批判价值。结合戏仿后现代戏仿研究,论文主要考察了以下几个主要问题:第一,后现代戏仿产生的文化理论背景是什么,这种理论背景如何将后现代戏仿剥离于传统戏仿,与古代戏仿、现代戏仿相区别?第二,如何从后现代戏仿文本关系、文艺意义、美学风格及其文化政治中展现其美学批判。第三,后现代戏仿在当代应当如何前行?文章以西方后现代戏仿的美学批判为视角切入,对西方戏仿的理论进行梳理,并在整理、吸收的基础上,了解戏仿实践的基本发展脉络和美学特点。首先将戏仿放在后现代的历史、社会、文化的语境中去,对后现代戏仿的文化背景以及后现代戏仿理论与后现代主义之间的关联性的简单的梳理和讨论十分必要。其次本文从文本关系、文艺意义、美学风格、文化政治四个维度展开讨论,戏仿在每一维度中的“颠覆与重构”是文章写作的主要线索。从文本关系开始,由于戏仿作品总是包含两个或以上的文本,不同的文化语境下,戏仿文本内部的关联也有区别,所以将研究在文本关系这个议题上理论家们是如何讨论的,文本关系理论内部存在怎样的历时性关联,在后现代的语境下它如何发生的转向,后现代戏仿又是如何处理文本关系问题的,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文本的关系的改变而使意义产生了变化。戏仿理论对文艺意义的讨论,后现代戏仿对传统文本的意义不仅是颠覆,解构的,更生成了新的意义,产生了新的阐释。同时,后现代戏仿不仅仅是一种创作方式,更是一种后现代的风格,一种审美范型。戏仿改变了传统的崇尚精英主义的审美风格,使得美学风格也趋于娱乐化、商品化、平面化、生活化。后现代放入政治性主要体现在文化抵抗上,是一种微观的权力的言说,体现在他对文化的解构与建构。同时,后现代戏仿文化政治批判性又十分矛盾,它既是颠覆性的,又具有妥协性。
【学位授予单位】:吉首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106
本文编号:2605746
【学位授予单位】:吉首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1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军;;20世纪戏仿叙事的“反向”逻辑[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2 程军;;戏仿与讽刺:两个家族相似概念的比较分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3 程军;;“以诗论诗”——戏仿的自反性质考察[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4 程军;;变调的重述:戏仿的转述机制分析[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5 姚文放;;文化政治与文学理论的后现代转折[J];文学评论;2011年03期
6 刘桂茹;;玄幻、差异美学与后现代主义[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11期
7 陈后亮;;后现代视野下的戏仿研究——兼谈琳达·哈琴的后现代戏仿观[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8 陈后亮;;论哈琴后现代主义诗学的理论特征[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刘如珍;;戏仿:一种难以回避的话语表达方式[J];艺苑;2009年05期
10 程军;;什克洛夫斯基论“戏仿”[J];理论界;2009年05期
,本文编号:26057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605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