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严歌苓小说的历史书写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9 12:04
【摘要】:作为北美新移民文学最高水平代表之一,严歌苓一直是海外华文和当代文学研究的热门。由于其丰富独特的个人与家族经历,对历史的言说一直贯穿在她的创作中。透过女性、知识分子、新移民多重视角,严歌苓对晚清至当代的历史书写呈现异质色彩。因而本文以严歌苓小说的历史书写策略为研究对象,从文本的历史、作家女性观与历史书写的关系、历史书写形式探索等方面分析严歌苓的小说创作。论文绪论部分主要从文学与历史的关系介绍选题源起,概述了当前对严歌苓小说的研究与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梳理文本中涉及的历史。通过细读严歌苓不同阶段的长篇小说,分析不同时期其历史书写的内容,早期作品重在记录文工团知识青年在动乱时代的精神改造与反抗的过程;移民后面对文化与身份的双重困境,重在书写新、旧移民在异国的艰难处境,两代人在扎根过程中的爱与痛;2004年以后的作品开始回望故国,以日常生活叙事表现了动荡时代中小人物的生存。第二章研究严歌苓的女性视角对历史书写的影响。严歌苓以复杂的女性意识重构历史,以文本阐释女性孕育历史,历史以女性为纬度等女性观。其次,严歌苓还试图展现另类女性形象,解构传统文学中对女性与母性的理解,表达对全世界女性命运的关注。第三章主要分析小说书写历史时使用的倒叙、人称变换、元情节、非成人视角、象征隐喻的策略,这些策略的运用使历史溢出宏大叙事的框架,呈现出不可靠的历史印象。结语部分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论述严歌苓历史书写的独特性,从小说的内容、形式、华语审美等方面对当代大陆作家书写提供补充与借鉴。本文创新点主要在于以历史书写策略为角度统摄严歌苓的长篇创作,从书写内容、女性历史、叙事策略几个方面探究严歌苓长篇小说创作流变,分析作家透过多重身份视角,对历史的态度与处理方法,进一步认识以严歌苓为代表的新移民历史书写的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712.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小容;;严歌苓早期作品与1980年代的中国文学[J];华文文学;2015年03期

2 严歌苓;木叶;;故事多发的年代[J];上海文化;2015年01期

3 刘俊;;论北美华人文学中的故国历史和个人记忆[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9期

4 严歌苓;果尔;;从故事、小说到电影——严歌苓访谈[J];电影艺术;2014年04期

5 梁红艳;;论《百年孤独》的历史书写策略[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6 李玉杰;;“独一份的表达”——论严歌苓小说“文革”书写的独特性[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3年04期

7 黄彦博;;严歌苓早期生平研究[J];华文文学;2013年04期

8 刘云;;论严歌苓与张翎小说的历史与人性书写[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9 熊岩;万涛;;超越“大气”,走向厚重与丰腴——严歌苓新世纪十年小说创作论[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10 洪治纲;;中国当代文学视域中的新移民文学[J];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红英;严歌苓小说论[D];吉林大学;2014年

2 邢楠;严歌苓小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倪立秋;新移民小说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雪冰;严歌苓历史叙事的先锋性研究[D];江南大学;2018年

2 杨琴;张翎小说历史书写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3 韩爽;“极致环境”下的生存言说[D];重庆师范大学;2014年

4 张翠;行走的歌者[D];复旦大学;2012年

5 张静;论严歌苓大陆题材小说中的女性历史书写[D];山东大学;2012年

6 王楠;游走在历史之外的温情[D];山东大学;2010年

7 曲瑾;新移民女作家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牛永勤;严歌苓小说女性形象精神内涵及女性观[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9 李文杰;论严歌苓的女性写作[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洁;严歌苓小说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7870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7870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b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