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亨利·詹姆斯小说的成长主题
发布时间:2021-01-01 14:37
亨利·詹姆斯是19世纪美国继霍桑、麦尔维尔之后的伟大小说家,心理分析小说开创者之一。通过研读詹姆斯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他在写作方面格外关注美国这一新大陆和欧洲这一旧大陆之间的文化冲突,物质与精神的矛盾、成人罪恶如何摧残纯洁的儿童,并运用深奥的语言技巧、复杂的故事情节、精湛的心理描写对两个大陆和小说人物进行探讨。本论文以詹姆斯的七部重要作品——《黛茜·米勒》《华盛顿广场》《一位女士的画像》《梅西所知道的》《学生》《鸽翼》《使节》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陷入各类困境的主人公的成长。论文由五部分组成。“绪论”介绍了詹姆斯的文学地位、生平以及国内外对于詹姆斯小说乃至于成长主题方面的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意义等,继而分三章重点论述詹姆斯小说中的成长主题。第一章探讨造成主人公成长困境的原因,即小说主人公究竟为何遭遇种种困境。其一是环境的影响,当时美国的时代特征与欧洲文化传统对于亨利·詹姆斯塑造美国人和欧洲人影响深远,由此导致了两方人物相处时的冲突。其二是‘他者’的推动。“他者”或出于善意,或萌生恶念,对主人公的命运施加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其三是主人公自身的弱点。造成主人公不幸结局的,除了庸俗的社会和庸俗...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成长困境成因
第一节 环境影响
第二节 “他者”推动
第三节 自身弱点
第二章 成长的困境与选择
第一节 走向光明
第二节 迈入黑暗
第三节 “反成长”
第三章 成长的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 “认识你自己”
第二节 以柔克刚
第三节 责任与宽容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小说《梅西所知》的双重叙事视角解析[J]. 李文娟.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4)
[2]《一位女士的画像》中伊莎贝尔成长的三重空间[J]. 鄂翠莲. 语文建设. 2017(26)
[3]在矛盾漩涡中挣扎的柔情--以《一位女士的画像》为例[J]. 张小曼,桂宝. 学术界. 2017(05)
[4]2016年纪念亨利·詹姆斯逝世一百周年专题研讨会“理解亨利·詹姆斯”及亨利·詹姆斯专题学术讲座在京举行[J]. 代显梅. 国外文学. 2017(01)
[5]论亨利·詹姆斯小说的空间建构——以《一位女士的画像》和《美国人》为例[J]. 傅淑琴,袁雪生. 外国文学研究. 2014(06)
[6]《梅西知道什么》的网状结构及人物情感分析[J]. 胡叶婷. 长治学院学报. 2014(01)
[7]伊莎贝尔的婚姻选择:一个阅读的隐喻[J]. 胡江波. 外国文学研究. 2013(03)
[8]伦理错位与心灵的孤独——论《华盛顿广场》中凯瑟琳的悲剧命运[J]. 陈湛妍. 外国文学研究. 2013(02)
[9]成长小说视角下的《梅西所知道的》[J]. 周莹莹.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1(03)
[10]逃避·对抗·顺从——《一位女士的画像》中伊莎贝尔的“焦虑”[J]. 王雪青. 世界文学评论. 2010(02)
博士论文
[1]知觉与艺术:亨利·詹姆斯后期创作研究[D]. 张巍.华中科技大学 2014
[2]享利·詹姆斯小说的成长—认知主题研究[D]. 关重.北京语言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觉醒与回归[D]. 刘琼瑶.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6
[2]从空间叙事角度看《一位女士的画像》中伊莎贝尔的成长[D]. 程士倩.安徽大学 2014
[3]童年期的消失[D]. 金露.安徽大学 2011
[4]论《一位女士的画像》中伊莎贝尔·阿切尔的认知性选择[D]. 刘益.浙江财经学院 2010
[5]《一位女士的画像》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 黎裕华.华中师范大学 2008
[6]伊莎贝尔·阿切尔:在文化冲突中实现自我[D]. 杨照.湖南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51468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成长困境成因
第一节 环境影响
第二节 “他者”推动
第三节 自身弱点
第二章 成长的困境与选择
第一节 走向光明
第二节 迈入黑暗
第三节 “反成长”
第三章 成长的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 “认识你自己”
第二节 以柔克刚
第三节 责任与宽容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小说《梅西所知》的双重叙事视角解析[J]. 李文娟.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4)
[2]《一位女士的画像》中伊莎贝尔成长的三重空间[J]. 鄂翠莲. 语文建设. 2017(26)
[3]在矛盾漩涡中挣扎的柔情--以《一位女士的画像》为例[J]. 张小曼,桂宝. 学术界. 2017(05)
[4]2016年纪念亨利·詹姆斯逝世一百周年专题研讨会“理解亨利·詹姆斯”及亨利·詹姆斯专题学术讲座在京举行[J]. 代显梅. 国外文学. 2017(01)
[5]论亨利·詹姆斯小说的空间建构——以《一位女士的画像》和《美国人》为例[J]. 傅淑琴,袁雪生. 外国文学研究. 2014(06)
[6]《梅西知道什么》的网状结构及人物情感分析[J]. 胡叶婷. 长治学院学报. 2014(01)
[7]伊莎贝尔的婚姻选择:一个阅读的隐喻[J]. 胡江波. 外国文学研究. 2013(03)
[8]伦理错位与心灵的孤独——论《华盛顿广场》中凯瑟琳的悲剧命运[J]. 陈湛妍. 外国文学研究. 2013(02)
[9]成长小说视角下的《梅西所知道的》[J]. 周莹莹.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1(03)
[10]逃避·对抗·顺从——《一位女士的画像》中伊莎贝尔的“焦虑”[J]. 王雪青. 世界文学评论. 2010(02)
博士论文
[1]知觉与艺术:亨利·詹姆斯后期创作研究[D]. 张巍.华中科技大学 2014
[2]享利·詹姆斯小说的成长—认知主题研究[D]. 关重.北京语言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觉醒与回归[D]. 刘琼瑶.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6
[2]从空间叙事角度看《一位女士的画像》中伊莎贝尔的成长[D]. 程士倩.安徽大学 2014
[3]童年期的消失[D]. 金露.安徽大学 2011
[4]论《一位女士的画像》中伊莎贝尔·阿切尔的认知性选择[D]. 刘益.浙江财经学院 2010
[5]《一位女士的画像》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 黎裕华.华中师范大学 2008
[6]伊莎贝尔·阿切尔:在文化冲突中实现自我[D]. 杨照.湖南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514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951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