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4世纪东西方眼中的蒙古人生态文化价值取向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5-05-05 02:21
13—14世纪蒙古族逐渐强大,建立了横跨欧亚的强国,引起诸国的关注。本文运用文献内容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以现已翻译成蒙古语的13—14世纪蒙古游记,即《长春真人西游记》、耶律楚材《西游录》、乌古孙仲端和刘祈《北使记》、赵洪《蒙鞑备录》、彭大雅、徐霆《黑鞑史略》、《柏朗嘉宾蒙古游记》、张德辉《岭北行纪》、《威廉鲁布鲁克蒙古游记》、《海屯行纪》、《马可波罗游记》《鄂多立克东游录》等11部游记为研究对象,从跨文化传播学的角度,使用“镜中我”理论和“Condon&Yousef文化价值取向模式”理论,研究古代蒙古族生态文化价值取向。东西方眼中的蒙古族生态文化价值取向分为以下三个层面:物质生活层面,包括饮食、住处、服饰。东西方眼中的蒙古族物质生活由因地制宜为共性:1.物质材料来源于大自然。2.生产方式启发于自然规律。3.生活方式适应自然的生态文化价值取向。但是,由于大蒙古国和元朝地大物博、权力距离明显的生产关系及蒙古族未来时间取向,导致东西方眼中蒙古族生态文化价值取向出现了差异现象。信仰层面,将腾格里看作人与自然协调者的天神崇拜;将日月看作传达天意者的日神,月神崇拜;见证人的行为是否顺应自然...
【文章页数】:11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正文
参考文献
附件
本文编号:4042972
【文章页数】:11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正文
参考文献
附件
本文编号:40429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4042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