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度实证研究 ——以江苏省政府信息公开化建设为例
发布时间:2025-05-08 04:37
信息、知识构成了信息社会的主成分,政府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资源的拥有者,它一方面为公众获取政府行为提供直接有效途径,另一方面也是公众监督政府行为的重要依据,因而,政府信息应该公开。自从政府信息公开在全国范围开始实施,就受到了社会各界高度重视,政府的门户网站建设纷纷进入组建或优化建设阶段,以此来确保公众能够方便、快捷、精准的获取政府信息资源,《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依据,是公众监督政府行为的有效利器。信息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体形式,其传播途径具有独特的传播优势,政府信息通过门户网站公开于社会,不但确保了公开信息的权威性,进而也促进政府管理模式的改进。据国内部分学者估算,行政部门约拥有所有新增信息资源的80%,并且信息化后的政府资源生命周期仅仅有4个月,在所有公开的政府信息中,仍有大约8.5%的深层网页、资源等无法被一般检索系统所判别,在2005年前已经建成的3000多个政府资源数据库中,资源的流通率不到一成。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基础的政府信息,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本,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关系着国家综合实力的优劣。本文采用“现状阐述—问题发现—问题剖析—解决建议”的思路,以《政...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2 政府信息公开度基本理论
2.1 政府信息公开度内涵
2.1.1 公开概念
2.1.2 公开范畴
2.1.3 公开渠道
2.2 政府信息公开度基础理论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2 公共监督管理理论
3 政府信息公开化建设
3.1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化发展历程
3.2 各级政府信息公开化建设现状
3.2.1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化进展
3.2.2 华东地区政府信息公开建设调研
3.2.3 江苏省政府信息公开化进程
3.3 国内外政府信息公开度评价体系研究
3.3.1 联合国政府信息公开评价方法
3.3.2 美国政府信息公开建设评价指标
3.3.3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情况测度研究
4 政府信息公开度测评体系
4.1 政府信息公开度测评体系范畴
4.1.1 测度内涵
4.1.2 测评基础
4.2 政府信息公开度测评体系构建
4.2.1 评估体系组成要素
4.2.2 体系设计思路
4.2.3 体系构建原则
4.3 政府信息公开度体系组成
5 江苏省及各市政府信息公开度实证
5.1 江苏省总体政府信息公开度
5.1.1 省政府网站信息公开角度
5.1.2 省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角度
5.2 苏南两市信息公开度
5.2.1 政府主动公开途径角度
5.2.2 公众申请公开途径角度
5.3 苏北两市政府信息公开度
5.3.1 政府主动公开途径角度
5.3.2 公众申请公开途径角度
5.4 苏南、苏北政府信息公开度对比分析
6 政府信息公开建设建议与对策
6.1 江苏省信息公开建设建议
6.1.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参与度
6.1.2 创新思路,建设特色
6.2 政府信息公开建设对策
6.2.1 强化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6.2.2 完善使用指南,促进公开信息传递
6.2.3 加强审查与自我检查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4044332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2 政府信息公开度基本理论
2.1 政府信息公开度内涵
2.1.1 公开概念
2.1.2 公开范畴
2.1.3 公开渠道
2.2 政府信息公开度基础理论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2 公共监督管理理论
3 政府信息公开化建设
3.1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化发展历程
3.2 各级政府信息公开化建设现状
3.2.1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化进展
3.2.2 华东地区政府信息公开建设调研
3.2.3 江苏省政府信息公开化进程
3.3 国内外政府信息公开度评价体系研究
3.3.1 联合国政府信息公开评价方法
3.3.2 美国政府信息公开建设评价指标
3.3.3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情况测度研究
4 政府信息公开度测评体系
4.1 政府信息公开度测评体系范畴
4.1.1 测度内涵
4.1.2 测评基础
4.2 政府信息公开度测评体系构建
4.2.1 评估体系组成要素
4.2.2 体系设计思路
4.2.3 体系构建原则
4.3 政府信息公开度体系组成
5 江苏省及各市政府信息公开度实证
5.1 江苏省总体政府信息公开度
5.1.1 省政府网站信息公开角度
5.1.2 省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角度
5.2 苏南两市信息公开度
5.2.1 政府主动公开途径角度
5.2.2 公众申请公开途径角度
5.3 苏北两市政府信息公开度
5.3.1 政府主动公开途径角度
5.3.2 公众申请公开途径角度
5.4 苏南、苏北政府信息公开度对比分析
6 政府信息公开建设建议与对策
6.1 江苏省信息公开建设建议
6.1.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参与度
6.1.2 创新思路,建设特色
6.2 政府信息公开建设对策
6.2.1 强化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6.2.2 完善使用指南,促进公开信息传递
6.2.3 加强审查与自我检查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40443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4044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