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爱情、性和婚姻观念的异化——对《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生态批评解读

发布时间:2017-10-15 00:35

  本文关键词:爱情、性和婚姻观念的异化——对《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生态批评解读


  更多相关文章: 生态批评 观念的异化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摘要】:生态批评不仅关注自然世界,更关注人的内心世界。笔者试图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对劳伦斯的作品《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人们的爱情、性和婚姻观念进行解读,深入探讨科技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中,爱情、性爱和婚姻在人内心存在的状态,并揭示其根源所在。
【作者单位】: 喀什师范学院外语系;
【关键词】生态批评 观念的异化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分类号】:I561.074
【正文快照】: 国外生态批评最早的定义是Glotfelty所提出的:生态批评是“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Glot-felty xviii).王诺博士指出“生态文学”是“考察和表现自然与人之关系和探寻生态危机之社会根源的文学”(王23).国内生态批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伟;苏新连;;安妮·普鲁的小说《老谋深算》的生态解读[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张颖;单建国;;人 自然 生态——析《狼群中的朱莉》的生态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3 吴尚华;;贾平凹《怀念狼》的生态批评解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刘颖;;女性与自然的本源同构:生态女性主义的思想“原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陈大为;;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小说《力量》[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杨东芳;;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美国生态文学思想的二元性[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7 严晓慧;;艾特玛托夫对现代文明生态危机的文化批判[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0期

8 王小燕;;剥去文明外衣后,人类的生存境况——从生态批评的视角解读《热爱生命》[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9 沈长艳;;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白鲸》的生态主义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10 张淑军;;分析“分界线”在《啊,拓荒者》中的寓意和作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建华;劳伦斯诗歌中的黑色生态意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伍先成;民族文化保持的影像到场[D];云南大学;2010年

3 徐萍;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华;新世纪乡村小说主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贵禄;高地上的文学神话[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长顺;生态学视野下的西汉文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郭萌;生态美学视域下的20世纪90年代中国都市小说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洪娜;超越文化相对主义—加里·斯奈德的文化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邵金峰;中国画论中的生态审美智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金春平;边地文化视野下的新时期西部小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兰;为人类“他者”的自然——当代西方生态批评[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年06期

2 王诺;生态批评:发展与渊源[J];文艺研究;2002年03期

3 陈茂林;环境危机时代文学研究的绿化——论生态批评[J];当代文坛;2003年04期

4 张皓;生态批评与文化生态[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01期

5 宋雄华;关注文化生态 发展生态批评——“文化生态变迁与文学艺术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01期

6 王莉娜,苗福光;生态批评述评[J];山东外语教学;2004年04期

7 埃里克·托德·史密斯 ,王茜;抛弃主体性——反思生态批评的动机[J];中文自学指导;2004年01期

8 劳伦斯·布依尔,韦清琦;打开中美生态批评的对话窗口——访劳伦斯·布依尔[J];文艺研究;2004年01期

9 刘蓓;简论生态批评文本视域的扩展[J];文艺研究;2004年01期

10 劳伦斯·布依尔 ,张旭霞;文学研究的绿化现象[J];国外文学;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黄应全;;生态批评挑战主流文化研究[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徐清;;生态批评的价值与阈限[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3年

3 胡志红;;中国生态批评十五年:危机与转机——比较文学视野[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4 方丹;陈丽;;生态批评视域下的《小无马地的奇迹报告》[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二辑)[C];2013年

5 高力;;自然之镜:嬗变中的电视生态批评[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6 鲁枢元;张雅玲;王惠;张守海;韩玉洁;徐燕;王慧;;现代都市:让我们失去了什么——关于现代都市生活的生态批评[A];“都市文化学科建设论坛暨都市文化原理编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诺 程相占 王晓华;生态批评的跨学科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张皓 宋雄华;生态批评的多种声音[N];文艺报;2003年

3 孙士聪;开拓生态批评的视阈[N];中国艺术报;2006年

4 ;生态批评的“深水作业”[N];海南日报;2007年

5 刘文良;悖论式平衡:生态批评 理论建构[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6 刘蓓;生态批评:滥觞于文学之思[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7 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厦门大学“生态文学”研究团队负责人 王诺;生态批评的界定与任务[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8 石平萍;美国生态批评的环境转向[N];文艺报;2009年

9 施秋香;生态批评研究凸显“中国特色”[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10 张华;生态批评不是纯粹的文学批评[N];中国文化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蓓;生态批评的话语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晓明;美国生态批评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刘文良;生态批评的范畴与方法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4 王诺;欧美生态批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方丽;环境的想象[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6 马治军;道在途中—中国生态批评的理论生成[D];苏州大学;2012年

7 胡志红;西方生态批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苗福光;生态批评视角下的劳伦斯[D];山东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卉;生态批评的视野与方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2 路璐;生态批评及其限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赵薇;生态批评的重审与理论新开拓[D];中南大学;2005年

4 顾冀梅;乔纳森·贝特生态批评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5 李洁;生态批评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1999-2005[D];兰州大学;2006年

6 张莉;开启回归自然之窗[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肖颖;生态批评的话语价值及限度[D];湖北大学;2014年

8 金燕;《一岁小鹿》的生态批评[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陈木坤;中国当代生态批评“困境”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於波;对《希望的平原》之生态批评解读[D];西华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341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0341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4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