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克莱斯特戏剧《安菲特律翁》中的伪装者

发布时间:2017-12-31 02:11

  本文关键词:克莱斯特戏剧《安菲特律翁》中的伪装者 出处:《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克莱斯特 伪装者主题


【摘要】:本文试图从克莱斯特的一部戏剧《安菲特律翁》入手,分析伪装者形象在这部作品中的表现和作用。 伪装者的主题在文学创作中屡见不鲜。这个与欺骗、迷惑有着密切联系的题材,引起了许多作家的兴趣。柏拉图、莎士比亚、霍夫曼等人都曾经在各自的作品中塑造过不同的伪装者形象。克莱斯特也在自己的作品中塑造了各种不同的伪装者,这与他的个人经历密不可分。 克莱斯特曾一度将达到精神境界的圆满作为自己最高的人生目标。但康德的哲学理论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克莱斯特因此陷入对人类认识能力的深深怀疑之中,即所谓的“康德危机”。这一危机在克莱斯特的创作之中也有所体现。克莱斯特笔下的许多人物,都难以对自己的周遭世界获得一个清晰的认识。《安菲特律翁》中的人物也不例外。克莱斯特征在这部作品中塑造了两个伪装者形象。因此,全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这两个伪装者与其他人物的关系以及各自在作品中的不同作用和这部作品与克莱斯特其他作品之间的内在联系。文章最后探讨的是伪装者主题在克莱斯特的思想观中的地位和影响。
[Abstract]:This paper attempts to start from Chrysler a drama < > Amphitryon, analyses the performance and effect of camouflage images in the novel.
As a theme in literary creation. This It is often seen. and deceit, confusion is closely linked to the theme, attracted many writers interested. Platon, Shakespeare, Hoffman and others have in their works in the shape of different camouflage image. Also created various Kleist pretender in his works this, and his personal experience are inseparable.
Kleist once will reach a spiritual realm as their highest goal in life. But Kant's philosophy has brought tremendous impact to him, Kleist was deeply suspicious of the ability of human understanding, the so-called "Kant" crisis. This crisis is also reflected in Kleist's creation. Many of the characters Kleist under the pen, it is difficult to own around the world to get a clear understanding. Amphitryon > character is no exception. Chris shape two camouflage image in this novel. Therefore, this paper mainly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intern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and the pretender the other characters and their role in the works and the works of Kleist and other works. The last is to explore the theme in Kleist's pretender. The position and influence of the concept of thought.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516.0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付天海;刘颖;;评克莱斯特小说《O侯爵夫人》中的不可靠叙述[J];鸡西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2 郑萌芽;;想象的女性气质与种族话语的交互——解读克莱斯特的叙事文本《圣多明哥的婚约》[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叶隽;;现代中国的克莱斯特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郭洪体;;艺术的“重心”——从克莱斯特的《论木偶戏》讲起[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赵薇薇;;特殊历史语境中的家庭与爱情——克莱斯特小说《圣多明各的婚约》评析[J];德国研究;2010年01期

6 王炳钧;文学研究中的历史人类学视角[J];外国文学;2005年04期

7 冯克涛;;伪装[J];黄河之声;2008年02期

8 晓薇;;天上有颗受伤的“星”[J];幸福(情爱);2007年07期

9 蒲庭龙;;伪装……(外一篇)[J];泉州文学;2008年05期

10 朱竟成;;伪装中的伪装[J];现代青年(细节版);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健;王义强;倪哲;程灶火;;认知伪装甄别的量化判定分析[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郭永胜;谷峰;;CCD近红外图像特征研究[A];图像图形技术研究与应用2009——第四届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徐闯;关键;袁诗龙;;基于蓝彻斯特方程的炮兵伪装分析[A];江苏省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李晓霞;张胜虎;许鹏程;;聚苯胺基柔性电致变色器件的设计与研制[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E 光电子器件技术专题)[C];2006年

5 方有培;王小莉;赵霜;汪立萍;;空间成像侦察及其对抗技术[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A 光电系统总体技术专题)[C];2006年

6 傅明建;刘秉瀚;;一种肾小管病理图像分割算法[A];第十四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刘益民;王家营;;星载合成孔径雷达侦察与伪装对策分析[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A 光电系统总体技术专题)[C];2006年

8 欧积德;;慰抚心灵——《午夜的诗人》赏析[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阿毛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束长宝;吴泽;;杀人案件伪装交通事故四例的分析[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三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张婷;王慧霞;;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诈病的观察与护理[A];河南省精神科康复护理培训班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红;温暖的,是祖国的关注[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2 王东;新西兰地震:人类之“痛”的缩影[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3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 王培楠;“广东制造”路还漫长[N];南方日报;2010年

4 平影影;严格建筑法规保证“一个都不能少”[N];法制日报;2010年

5 本报驻上海记者 丁宁;旅游应急的“上海之道”[N];中国旅游报;2011年

6 李澎毕 波刘军;伪装新技术:应对“谷歌地球”[N];解放军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李金金;伪装技术:我军应对谷歌搜索[N];北京科技报;2009年

8 毛虫;拍鸟的隐蔽与伪装[N];中国摄影报;2009年

9 武晓鹏;新型伪装武器:小兵担重任[N];解放军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金涛;“伪装书”:党在特殊年代的斗争智慧[N];中国艺术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永愉;潜意识、情绪劳动与服务质量关系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杨涛;面向空间任务的追踪理论与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别柯兵;克莱斯特戏剧《安菲特律翁》中的伪装者[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2 李婷;5-9岁儿童情绪伪能力的实验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航;3-6岁儿童情绪伪装能力的发展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薛丽;伪装长时记忆损害的神经机制研究[D];汕头大学;2010年

5 孙浩;红外热成像仿真假目标技术用微胶囊相变材料的研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6 裴水妹;解构美国个人主义的宏大叙事:对《人性的污秽》的文化解读[D];厦门大学;2008年

7 王丽丽;不同情境下伪装记忆损害时的认知及情绪神经机制研究[D];汕头大学;2010年

8 孙亚超;计算机辅助迷彩图案生成[D];浙江大学;2008年

9 游前程;边信道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10 蒋令朋;诉讼与非诉讼颅脑外伤患者伪装记忆缺损的心理学研究[D];汕头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576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3576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e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